石猴踩上第七级石阶的那一刻,歌声戛然而止。

他原本还想再哼两句,可脚底刚一落稳,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不是害怕,也不是累,而是一种说不清的压迫感,从头顶直压到尾巴根。

那扇半掩在云雾里的洞门,静静立著,没声没响,却像一张闭著的嘴,等著他开口。

他不敢再唱了,也不敢乱动,只把两只爪子在身上蹭了蹭,把尾巴往腰后一绕,学著人间书生的样子,拱了拱手,低声说:“晚辈访道而来,求见祖师。”

话音刚落,洞门“吱呀”一声,缓缓开了条缝。

一道身影从里面走出来,不高,穿著青布道袍,脚蹬麻履,手里拎著一把扫帚,是个小道童。

他站在门槛上,没说话,就那么看著石猴,眼神冷得像山泉。

石猴心里一紧,赶紧又鞠了一躬:“小的果山石猴,听闻此地有真仙授道,特来拜师求长生之法。”

道童依旧不动,只把扫帚往肩上一扛,淡淡问:“你从哪来?”

“东胜神洲,果山。”

“来做什么?”

“学道。”

“谁让你来的?”

“没人让,我自己要来的。”

道童眉头一挑:“那你唱那首《满庭芳》,又是跟谁学的?”

石猴一愣,隨即反应过来:“是路上一个砍柴的老汉教的。他说这是山里的歌,能安神。”

道童盯著他看了几息,忽然冷笑:“一个樵夫,能识得黄庭妙音?你还真敢说。”

石猴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俺也不懂啥黄庭不黄庭,但俺知道,那歌一唱,雾就开了。俺一路唱上来,一步没走错。”

道童沉默片刻,终於侧身让开一条路:“进来吧。”

石猴大喜,忙不叠就要往里闯。

“等等。”道童伸手一拦,“进洞可以,但有三问。”

“您说!”

“第一,你可是妖?”

“是。”

“第二,你可是魔?”

“不是。”

“第三,你求的是道,还是神通?”

石猴想了想,摇头:“俺不懂这些弯弯绕。俺就想活得久一点,不让兄弟们死,不让阎王勾名。要是能腾云驾雾、翻江倒海,那自然是好,可若只能打坐念经,俺也愿意。”

道童盯著他,眼神终於鬆动了一丝。

他收回手,转身往里走:“跟我来。”

石猴赶紧跟上,尾巴都不敢甩了,躡手躡脚地踩在青石路上,生怕惊了这地方的清净。

洞內比外面看著大得多,四壁光滑如镜,头顶悬著一颗明珠,光亮却不刺眼。

两边站著三十多个小道童,个个垂手肃立,连呼吸都听不见。

正前方,高台之上,坐著一人。

白袍广袖,头戴莲冠,面容清癯,双目微闭。

他没动,也没说话,可光是坐在那儿,就让石猴腿肚子发软。

那是……祖师?

他咽了口唾沫,心跳快得像打鼓。

道童引他走到台前,低声说:“跪下。”

石猴二话不说,“咚”地一声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头贴石。

“弟子果山石猴,今日得见真仙,愿拜入门下,求长生之道,望祖师收留!”

他一口气说完,连磕三个响头,力道之大,额头上都泛了红。

洞內一片寂静。

良久,高台上的菩提祖师缓缓睁开眼。

那一瞬间,石猴感觉整个洞府的空气都凝固了。他抬头,正对上那双眼睛——深得像古井,静得像死水,可里面却仿佛有千万道光在流转。

祖师没看他,而是转向那引路的道童,声音低沉:“此猴何人所纵,竟入此间?”

道童低头:“回师尊,是他自己破了山外迷阵,唱著《满庭芳》登阶而上,弟子……不敢拦。”

祖师眉头一皱,目光终於落在石猴身上,冷冷道:“可知这洞天福地,缘何唤作『斜月三星』?”

石猴一懵,赶紧答:“弟子不知。”

“斜月弯鉤,三星缀心。”祖师声音渐冷,“此乃“心”字之形。入吾门者,不观形貌,不问来处,唯问本心。尔本一石猴,无父无母,诞於乱石之间,育於荒山野林之畔,天地为覆,风雨为食,焉知“心”为何物?”

石猴咬牙,急道:“弟子虽是石猴,可也有心!果山八万猴子,都是我兄弟。我不愿他们死后被勾魂,不愿他们轮迴受苦!这就是我的心!”

祖师冷笑:“欺心弄诈之辈,焉敢言道论真?”

石猴浑身一震,抬头不敢信:“祖师……您说啥?”

“且听我言。”祖师站起身,袖袍一挥,声音如雷贯耳,“你本是天地戾气所钟,石卵所化,非人非仙,不伦不类!今日来此,不过听了几句歌谣,便以为能登仙门?痴心妄想!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