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伶思听见陈衍刚刚脱口而出的《青玉案·元夕》,霎时就明白这词的精妙之处,心中默默咀嚼文字,越是细品越是惊人。

她出生书香门第,五岁之前也背过许多传世名篇,可无一首次能与陈衍刚刚轻声念出这半闋的瑰丽意象相比肩,甚至连有资格仰望的都不足一手之数,一时间樱唇微张,一副震惊的表情。

陈衍回过神来,见高伶思用夹杂著震惊与崇拜的表情望向自己,赶紧解释道:“这首词不是我作的,只是抄的一位故乡的大词人。”

高伶思这几天在授课之中已经从陈衍处学到了许多曾经闻所未闻的知识,心中对他的形象已经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饱读诗书的大家了。

並且这半闋词若真是古人作,以其辞藻之綺丽,气象之恢弘,绝不可能默默无闻,因此她只当是陈衍谦虚或是害羞不肯认下。

陈衍解释了半天,高伶思眼中的崇拜之情却愈来愈浓,只得跳过这个话题,带著她继续往庙会的別处逛去。

两人又接连路过好几处小摊,吃喝玩乐的皆有,但高伶思除了手上那个捨不得吃的玉兔人外,再没什么开销。

路过一个首饰摊的时候,她硬生生把地上摆的所有手串都把玩了一遍,才依依不捨地收回视线要往下个地方走。

陈衍看她盯著其中一个碧玉手串的眼神都快拉丝了,哪里会不晓得高伶思对这手串的喜爱,当即拉住正欲前行的高伶思,开口与那小贩问价。

小贩一看二人衣著便知道来了只大肥羊,开口就报了个20两,少一文钱都不卖。

原本要拉著陈衍走的高伶思一听这手串竟要20两银子就像是拨动了脑子里的某个开关,直接走上前与那小贩开口砍价。

陈衍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著这一幕,心里却为高伶思能更像一个普通的女孩而感到高兴。

砍价砍到了最后,玉石小贩咬死了10两银子不松嘴,高伶思气得扭头就要走。

但陈衍却拉住了她,从怀中掏出10两银子递给小贩,拿起那串翠绿色的手串直接戴到了高伶思的手上。

“你也不用谢我,权当是我的投资了,日后记得努力用功,然后帮我多教教那些慈济堂的孩子们,早日让我有人(牛马)可用。”

自五岁家中遭难,高伶思可谓是尝尽了人间冷暖,见过了各种心怀鬼胎之人,可像陈衍这般对他好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心中各种情绪激盪翻腾,就连“谢”字到了嘴边也变成了无声的呜咽,晶莹的泪滴顺著眼角滑落,只觉得自己活了十二年,直到今天才真正来到了世上。

陈衍见高伶思突然抱著自己哭了起来,也不多言语,只是默默地抚摸她柔顺的青丝。

心中感嘆道,这世界的人们还是过得太苦了,孩子更是如此。

过了一会,高伶思才抬起了微红的眼睛,声音里还带著些许未散的鼻音:“走吧,再去前面那处灯看看。”

走走停停,逛了大半圈的庙会,拋缸杂耍的掛子行,耍猴戏的老头,还有表演唱戏的倡优,二人都一一看过,高伶思不仅紧攥著自己的钱袋分文不赏,也不准陈衍掏赏钱,说是今天开销太大了,需精打细算。

陈衍也不好意思说他那儿还有与玄虚子坐地分赃的上百两黄金,便依著高伶思。

待来到隆福寺前的广场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但此地却在巨型佛灯与周围不计其数的各色灯辉映下,將广场照耀得亮如白昼。

此处的摊贩一下子就少了许多,即便有,也是些陈设齐整、推著带架小车的小商铺,所卖物件远比外面街市的精致许多,相应的价钱自然也贵上一大截。

高伶思领著陈衍往一处掛满灯的地方,先是忍痛拿出十文铜钱买了一个红色的便签,然后神神秘秘地用身体遮住了陈衍的视线,不知在便签上写了些什么,再仔细折好交给台子前的一位儒衫老者。

陈衍好奇地询问,她也只是抿嘴微笑,然后岔开话题。

陈衍猜测那签上多半是些祈福的字句,故意遮掩著不让他瞧见,八成是因著“说破便不灵“的习俗,便也不再多问。

一声洪亮的佛唱自隆福寺山门內响起,紧接著,身著灰、黄、红三色僧衣的僧人鱼贯而出,其中灰衣与黄衣者居多,身披红袈裟者较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