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南京城,被一层金色的光辉覆盖。

朱允炆来到朝堂时,群臣们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按照以往惯例,其实朝会早应该开始了。

但自从昨天皇帝迟到以来,群臣的心里都打起了鼓,不知皇帝在打什么主意。

一个上位后就推行削藩的大明仁君,以往都是早早就便来到朝堂,与群臣一起討论国家大事。

可自从昨日皇帝第一次迟到后,群臣们的心里也纷纷起了猜测。

“咱们陛下这是怎么了?以往对国家大事,都是兢兢业业。奏本更是连夜就能得到批阅。”

“我也好奇著呢!我前天递上去的奏本,正常来说,昨日就应该批阅下来了。可直到今天,我依旧没有得到消息。”

“宫內传闻,听说燕王私底下已经有了动静。”

“我也听说了,昨日方学士甚至把燕王製造兵器的图纸给了陛下。你猜怎么著?”

“怎么了?”

“兵器图倒是让陛下给留下来了,就是削藩之事,似乎没了下文。你看方学士今日的脸色,似乎也很鬱闷呢!”

“是不是陛下有了新的考量,才將削藩之事给搁置下来了。”

“谁知道呢?按理说,咱们大明拥有200万军队,想要削藩,简直易如反掌。”

“那倒未必,藩王们虽表面平静,但谁知道他们暗地里不做些动作。並且,光是燕王这块硬骨头,就已经让人很头疼了。”

“我听说昨日方学士还推荐了曹国公,做这次削藩的带头人。”

“然后呢?”

“被陛下拒绝了。”

“陛下真是糊涂啊!曹国公的父亲,可是洪武开国功臣,论威信,朝中很少有人能比啊!”

“这倒也是,不过陛下说曹国公就是个紈絝子弟,当场就给否定了。”

“还有这等事......”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况且这风,是朱允炆昨日让人故意放出去的。

他要让群臣们看到自己拒绝削藩的决心。

这些话,也如愿以偿传到大臣们的耳里。

这不,朝会时间应该早就到了,可皇帝还没出现。閒著的大臣们开始悄声议论起来。

当然,这种事,只能跟朝中关係要好,且信得过的人谈。否则有些话传到皇帝耳里,不光是杀头的大罪,更是要被诛九族的。

朱允炆上位后,一直推行文官制。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文官有了言论自由。

且,宫里不光是利益纠葛,更是人情世故。

只要在朝堂上混的人,谁不会在宫里打点一下,以求关键时刻可以获得有用的消息呢!

昨日朱允炆与方孝孺的谈话,是他故意让人放出去的。自然群臣们都听见了。

但大臣们心里都疑惑,好好的削藩,皇帝怎么忽然就不作为了呢!皇帝心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悄声议论时,太监王鉞高喊一声“皇上驾到”。

群臣闻言,瞬间就安静下来。

作为大明臣子。领导来开会了,最基本的觉悟还是要有的。

若连这点觉悟也没有,那在朝堂就不用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捲铺盖走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