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和陈建国看著满院晾晒的山珍,心里都涌起一股热流。货源在扩大!这是个极好的信號!

“太好了,五叔!”陈卫东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辛苦您把关!不过……”他话锋一转,带著诚恳的歉意,“今天这货,我恐怕暂时拿不走了。”

王老五脸上的笑容一僵:“咋了?”

“五叔,实不相瞒,”陈卫东坦然道,“我现在身上实在是没有这么多钱,我得去一趟信用社贷款。而且,就算现在拿走这些货,我们今天也跑不了两趟县城去卖。”他指了指自己和弟弟,“靠两条腿,来回一趟就够呛了。”

他紧接著保证:“五叔您放心,我们今天去镇上,就是想办法解决这个周转的问题!只要信用社贷款能成,或者自行车有了著落,周转快了,这货我立马来拿!价钱还是按咱说好的!绝不让您和乡亲们白等!”

陈卫国也在一旁帮腔:“是啊五叔,我哥肯定说话算话!我们今天就是去弄钱的!”

王老五看著陈卫东坦诚的眼神,又看了看旁边一脸认真的陈卫国,心里的那点不快也散了。他嘆了口气:“行吧,卫东,五叔信你!这货我给你留著,顶多三天!三天后要是还没信儿,我就得问问別人了,不然对不起送山货的乡亲。”

“三天!足够了!”陈卫东斩钉截铁地保证,“多谢五叔!”

告別王老五,兄弟俩脚步匆匆地直奔十几里外的柳林镇。

一路上,陈卫东都在给弟弟灌输信用社贷款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说辞,核心就是“支持家庭副业生產”、“有稳定销路”、“讲信誉”。陈卫国听得连连点头,努力记在心里。

到了柳林镇,时间还早。两人直奔位於镇中心、门脸不大的柳林镇农村信用社。

信用社里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一个穿著藏蓝色中山装、戴著眼镜的中年人坐在柜檯后。

陈卫东定了定神,走上前去,脸上带著农民特有的朴实笑容:“同志,您好。俺们想打听一下,咱信用社……能给农户贷点款不?支持搞点副业。”

中年人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衣著朴素的兄弟俩:“搞副业?什么副业?有生產队或者大队的证明吗?”语气带著公事公办的疏离。

“俺们是陈家沟的,”陈卫东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就是收点山货,晒乾了卖到城里去。证明……这个暂时没有。同志,您看,现在不是鼓励搞活经济嘛,俺们就想贷点钱周转一下,收山货的本钱。俺们有销路,能还上!”

“收山货?”中年人皱了皱眉,“私人买卖啊?这个……政策上……”他显得很犹豫,“贷款需要抵押或者担保。你们有什么能抵押的吗?房子?或者找公家人担保?”

抵押房子?找公家人担保?陈卫东心里一沉。房子是爹妈的命根子,不可能抵押。公家人?他们家在镇上哪认识什么有头有脸的人物?

陈卫国在一旁听得著急,忍不住插嘴:“同志,俺们真能还上!昨天刚卖了一批货,赚了钱,就是本钱不够收下批的!俺们有信用!”

中年人摇摇头,语气带著点敷衍:“小伙子,不是我不信你们。信用社有信用社的规矩。私人买卖这块……风险不好说。你们这情况,贷个十块八块的应急可能还行,多了……难办。要不,你们回去找大队开个证明再来试试?”这基本就是婉拒了。

兄弟俩的心都凉了半截。十块八块?杯水车薪!看来想从正规渠道快速贷到几十块周转资金,希望渺茫。

从信用社出来,气氛有些沉闷。陈卫国垂头丧气:“哥,这咋办?信用社这条路走不通了?”

陈卫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失望。他早就预料到不会太顺利,但没想到门槛这么高。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別灰心,本来也没指望一次就成。走,去供销社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