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曹过言罢,堂下眾吏,无论新旧,皆肃然应诺。
隨后数日,广平郡府在张宾的统筹下,清查户口、核定田亩、鼓励垦殖、兴修水利的政令,陆续发出。
又在郗鉴的监督下,文书往来诸县,吏治考核渐次展开,郡府风气为之一新。
而曹过则是带著韩光,亲自整训郡兵,加固城防。
在这期间,他原在鄴城招募的农吏,皆都来到广平,改善农业。
並且杜楷从西域带回的眾多种子,也都准备到位,只待后续播种。
另外,夏侯泽依旧在鄴城负责王府钱財,及鄴酒行商。
此外,曹过又费月余时间,巡视各县,考察风土人情,访求地方贤达。
在经过一番巡视后,曹过將目光放在了平恩县。
因为平恩县外,有一地名为康台泽,此处养马。
曹过记得,《后汉书·马援传》中便有,“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的说法。
而关於康台泽,唐代杜佑在《通典》中,便將其列为中原四大古牧场之一,与河套、陇右、蓟北牧场並列。
至明代丘县(平恩县北)的县誌仍记载:“每岁冬,康台故地多现马骨,土人谓之龙马冢”
曹过还知道,在《资治通鑑》中亦有记载,“慕容农(后燕)自將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又遣人取康台牧马数千匹。”
由此可见,康台泽养马的歷史悠久,且出自这里的马匹也非常精良。
而一支精骑,往往能决定战场的走向。
於是,曹过在返回广平县后,便召来了张宾与郗鉴商议。
他对二人说道:
“二位先生,我此番巡视,深感郡兵虽堪守城,但缺乏机动之力,若遇强敌寇边,或需驰援他处,无精骑难以成事。
我意大力扩充官营牧马,而地点就选在平恩县的康台泽。”
曹过话音刚落,张宾便接口道:“康台泽?我记得,此地为官马牧苑之一,水草丰美,地域广阔,世子若选择此地,確是明智之举。”
接著,张宾话锋一转,又道:“只是所需马种、人手、钱粮,皆非小数。”
曹过微微頷首,先说了自己对马种的看法:“確如先生所言,马种乃重中之重,而中原马匹,耐力尚可,但体型和速度等,则难与北地及西域良驹相比。”
他顿了顿,又將自己后续的谋划说出:
“我意借杜楷商队之力,以贸易为名,深入西域,换取大宛和乌孙等地的优质马驹。
再者,可尝试与鲜卑慕容部和段部交易,引入辽东马种。
最后,便是凉州之地,同样產良马,亦可设法引入。”
至於钱粮之事,曹过也有应对:“所需钱粮,我会令夏侯泽从鄴城调配。”
郗鉴闻言,面露思忖之色,沉吟道:“世子所虑周详,马种和钱粮暂时无虑,但马场管理,亦需得力之人,且康台泽牧官非我等之人。”
曹过点了点头,道:
“先生放心,此事我亦有思量,可对现有牧官行许以厚利,重金笼络,使其为我所用,若有不从或难以掌控者,则寻由撤换。
同时,不惜重金,招募善於养马之人,无论汉、羌、匈奴、鲜卑,但凡有能力,皆可前来,我当委以重任,厚禄以待。”
既然曹过早有谋划,张宾二人见状,相视一眼,同时道:“世子之法,可行。”
片刻后,曹过望著两人离去的背影,思绪不由又飘到了康台泽。
他也知道,虽然自己嘴上说得很简单,但其中每一步都可能遇到困难。
不过这关係到未来的骑兵力量,他打定主意,即便再难,也必须推进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