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司马伦篡位,三王一公等起兵以来,百官將士早已有怨愤之心。

朝野之外,更是人人皆欲诛杀司马伦及孙秀。

而孙秀也知道自己已成眾矢之的,眾怒难犯之下,他平日就躲在中书省官署,连大门都不敢轻易迈出,只靠著护卫和心腹传递消息。

当前线的败绩与丧子之讯传来,送达中书省时,孙秀也正焦急地等待著前线的消息。

他先听说粮道被断时,已是心惊肉跳,再闻湨水大败,大军溃逃后,惊得手中茶盏跌落,摔得粉碎。

最后听到爱子孙会身死,孙秀喉头一甜,顿时喷出一口鲜血,接著眼前一黑,便当场昏死过去。

左右心腹见状,慌忙上前搀扶,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汤药,一阵忙乱之后,孙秀才悠悠转醒。

但此刻,他已是面色灰败,眼神涣散,躺在榻上,望著藻井,口中反覆喃喃:“吾儿……吾儿死矣……河北军败矣……”

巨大的打击下,他已方寸大乱,完全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义阳王司马威闻讯赶来。

当他看到孙秀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同样惶恐不已,两人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若孙秀垮台,他自己也绝无好下场。

但他也知道,自己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请出孙秀,

司马威强作镇定,上前劝道:“孙公,此刻绝非颓唐之时!贼兵日迫,京城震动,当速思良策啊!不若孙公亲至尚书省,召集官员,共议征战守备之宜,以安人心?”

孙秀原本已是六神无主,听了司马威的话,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也觉得躲在中书省不是办法,必须站出来稳定局面,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此刻,他也顾不得丧子之痛,勉强支撑起病体,在重重护卫下,乘坐车架前往尚书省。

虽然形势已是万分危急,但孙秀还是让人诈称,前方传来捷报,司马冏於阳翟大败,並被生擒,不日將被监送至京师。

此等谎言,可谓拙劣至极,但在孙秀一党的鼓吹之下,居然还真蒙蔽了一些官员。

而孙秀也趁机下令,命京城內张灯结彩,以示庆贺,意图以此誑惑民眾,压制日益高涨的反对情绪。

可这虚假的喜庆,仅仅只维持了半日,因为真正的危机已经逼近。

司马颖大军在休整补充后,已迫近洛阳外围。

孙秀见谎言难以为继,又使出一记昏招,他奏请司马伦下詔,使京城內所有四品以下官员家中,凡年满十五岁的子弟,必须全部到司隶校尉府报到,编入军队,隨同大军出城迎战。

此令一出,洛阳譁然!

这无异於是要挟持百官子弟为人质,逼其家族与司马伦政权共存亡。

一时间,怨声载道,而那些原本就对司马伦和孙秀不满的官员,更是怒火中烧,暗中串联,欲趁乱起事,劫杀孙秀这个祸国殃民的元凶。

义阳王司马威原本还陪著孙秀,在尚书省强撑场面。

但当他看到一些官员眼神闪烁,窃窃私语,投向孙秀的目光都带著寒意时,瞬间便察觉到危机。

司马威越想越怕,他当初可是逼宫司马衷,从其手中强夺下玉璽的,若司马伦和孙秀被诛,他肯定也必死无疑。

惊慌之下,司马威趁著眾人不备,赶紧从尚书省的侧门仓皇溜出,飞速地逃回自己的国邸,紧闭大门,等著洛阳大乱,再寻机会出逃。

与此同时,阳翟方面。

齐王司马冏抓住孙辅等部军心摇动之际,果断出兵,发起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