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到曹过曾经在徙戎一事上与阿妹有过探討,他当下正深入思虑此事,腹稿渐成,只待时机成熟便可诉诸文字,如今正好再听听这位世子的见解。

江统缓声道:“世子乃时下俊彦,我有一事始终耿耿於怀,如鯁在喉,不知世子可愿一听?”

曹过正色道:“先生请讲。”

江统同样正色道:“自汉末以来,匈奴、羯、氐、羌、鲜卑诸胡不断內迁,散居关中及並、雍诸州,人数日眾,风俗异於华夏,且时有叛乱。”

“我近日思之,戎狄志態,本不与华同,朝廷往往因其一时衰敝或便於徵用,便迁之於畿服要地,但士庶百姓常因其风俗不同而轻侮之,积怨日深,恐毒入骨髓。”

“长此以往,待其蕃育眾盛,而朝廷或有疏忽之时,则倾覆之忧必至矣!此实乃心腹之疾,令人寢食难安,不知世子对此,有何看法?”

曹过闻言,心中一凛,他大概猜到江统会与他说此事,毕竟他曾经就通过江渔传达过。

而作为穿越者,他深知江统所忧,並非杞人忧天,不久的將来便是五胡乱华的惨剧,神州陆沉,衣冠南渡,中原大地將陷入长达数百年的动盪与分裂。

在曹过心中,他对江统能有如此先见之明,是由衷敬佩的。

他想也没想,便回答道:“先生所虑,高瞻远瞩,夷夏之防,关乎国本,绝非虚言。”

“內迁诸胡,如今看似驯服,但其部族凝聚力强,民风彪悍,驍勇善战,一旦中央势弱,或遇天灾人祸,朝廷控制力下降,其野心必然勃发,届时必成燎原之势,祸乱中原!先生所忧,实乃天下至忧!”

江统听罢,顿时生出知音之感,精神为之一振,追问道:“若依世子之见,若真有那一天,戎狄露出寇暴之心,侵我疆土,屠我百姓,我等当如何自处?又当如何应对?”

曹过闻言,霍然起身,一股源自后世灵魂对那段黑暗歷史的悲愤,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血性涌上心头。

他直视朗朗青天,隨即拔高声音,朗声道:“若真有那一天,胡骑践踏我山河,刀兵加於我同胞。”

他顿了顿后,又一字一句,鏗鏘作响道: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遇大事,在祀与戎。”

“吾辈当泯躯捐国,即燹(xiǎn)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將,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

“吾辈当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

“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逆乱之穴,討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遂沧海横流,吾立身无愧!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

曹过猛然转身,斩钉截铁道:“敌寇若来,皆斩之!”

如此一番话,听得江统心神激盪,血脉賁张。

他亦有忧国忧民之心,不然也不会有著文警示的想法,但又常感孤掌难鸣。

未曾想,今日竟从一位年轻人口中,听到如此激烈昂扬,又视死如归的捍卫之誓,这已远超他的徙戎策略,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民族气节。

此刻,一股豪情直衝脑门,江统竟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因为激动,脸颊微微泛红,他目光炽热地看向曹过,振奋不已道:“好!好一个皆斩之!世子之言,壮哉!快哉!”

“若真有国破家亡之时,神州倾覆之日,我虽一介文士,亦愿执干戈以卫社稷!”

他向前一步,激动应和道:“若有那天,愿与世子,共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