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条例颁布的第三天,刘承宇拿著他那份手绘的地图,走进了李过的大帐。

“將军,我们的刀鞘造好了,但终究是新的。”刘承宇开门见山,“一把新刀,若是不开刃,就永远只是块废铁。军法队,也需要一场真正的战斗来立威。”

李过正在擦拭他的佩刀,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要去打仗?”

“是。”刘承宇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那个被他画了圈的地方,“这里,裕州城南三十里,王氏坞。”

李过凑上前去,皱起了眉头:“王家寨?我听说过。这块骨头,可不好啃。他们结寨自保,寨墙修得比县城还高,里面有五百多乡勇,个个都是看家护院的好手。咱们刚打下裕州,损耗不小,现在去打他们,怕是得不偿失。”

“將军所言极是。所以,我们不能硬打,要智取。”刘承宇的眼神里,透著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深沉。

“此战,我向將军请令,不用大军,只需我们军法队下辖的五百兵马,以及……工兵营。”

“什么?”李过大吃一惊,“就凭这一千人,去打王家寨?承宇,你不是在说笑吧?”

“我从不说笑。”刘承宇微微一笑,“大军出动,动静太大,王家寨早有防备。而我们这两支队伍,一支是管军纪的,一支是修路的,谁会把我们和攻城联繫在一起?此乃骄兵之计。”

他接著说道:“更重要的是,此战的目的,不在於缴获多少钱粮。而在於三件事。”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用王家寨这块最硬的磨刀石,来检验我们新颁布的军功赏罚制度,到底有没有用。打下王家寨,所有缴获,全部充入功赏仓,让士兵们亲眼看看,军功是如何变成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第二,用王家寨的血,来为我们军法队祭旗。让全军上下都看看,军法队的刀,不仅能对內,更能对外!让他们知道,跟著军法队,有肉吃,有功立!”

“至於第三……王家寨盘踞裕州多年,鱼肉乡里,民怨极大。我们打他,就是替天行道,弔民伐罪。这一战,我们要打给全裕州的百姓看,让他们知道,我们闯王的大军,和以前的官军,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李过听得热血沸腾。他发现,自己思考的只是打仗的胜负,而刘承宇思考的,却是战爭之外的更深远的东西。

“好!就这么干!”李过一拍桌子,“我这就去找闯王请令!”

“不必了。”刘承宇拦住了他,“此事,不需惊动闯王。我们名义上,是去清剿裕州周边的残余敌对势力,维护地方治安。这是我们军法队的分內之事。若是事事请示,反倒显得我们无能。”

李过看著刘承宇,彻底服了。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就像个只知道衝锋陷阵的莽夫。

当天,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打著“清剿乡野,安抚地方”的旗號,悄然离开了裕州城。

这支队伍的构成十分奇特,一半是手持兵刃的军法队士兵,另一半却是扛著锄头、铁锹、绳索的工兵营。

领头的,是李过和刘承宇。

隨行的,还有宋献策派来的一个眼线,一个名叫赵四的文书。美其名曰“协助记录军功”,实则是来监视刘承宇的一举一动。

对此,刘承宇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

他要的,就是一个见证者。

王氏坞,坐落在两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上,三面环山,只有一条通路。寨墙由巨石和夯土垒成,高达三丈,上面箭楼、滚石、擂木一应俱全,儼然一座小型的军事堡垒。

寨主王老虎,是个四十多岁的壮汉,满脸横肉,凶名在外。他站在寨墙上,看著山下那支不伦不类的队伍,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就这点人?还扛著锄头铁锹?当咱们王家寨是泥捏的吗?”王老虎对手下喝道,“去,告诉他们,识相的留下兵器粮草,然后滚蛋!否则,让他们尝尝咱们滚石擂木的厉害!”

很快,一个乡勇在寨墙上耀武扬威地喊话,言语中充满了侮辱和挑衅。

军法队的士兵们个个义愤填膺,就要衝上去。

“都站住!”李过大喝一声,但目光却投向了身旁的刘承宇。

刘承宇面色平静,仿佛没听到对方的叫骂。他举起望远镜——这是他用两个缴获来的破碎镜片,加上竹筒,自己磨製出的简易玩意儿——仔细地观察著王家寨的防御工事。

“將军,让弟兄们安营扎寨,离寨墙五百步外,埋锅造饭。”刘承宇放下望远镜,淡淡地说道。

“什么?安营扎寨?”李过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们不攻城吗?”

“不攻。”刘承宇摇了摇头,“至少,今天不攻。”

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摸不著头脑。千里迢迢跑来,结果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做饭睡觉?

就连宋献策的眼线赵四,也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刘承宇畏敌如虎,不战自退,军心浮动。”

刘承宇没有解释。他指挥著工兵营,在营地外围,不紧不慢地挖起了壕沟,建起了鹿角。那架势,不像来攻城的,倒像是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王家寨的人见状,更是哄堂大笑,彻底把山下的这支队伍当成了笑话。

入夜,王家寨灯火通明,大排筵宴,庆祝已经“嚇退”了敌人。

而山下的起义军营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刘承宇召集了所有工兵营的士兵,將他们带到了营地后方的一片小树林里。

“弟兄们,今晚,我们有件大事要做。”刘承宇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还记得我们怎么铺草龙吗?今天,我们要造一个更大的东西。”

他拿出图纸,借著火光,向眾人展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