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公寓,林淮赤脚踩在柔软的地毯上,手里端著一杯冒著热气的咖啡。
他隨手按下音响播放键,昨天刚完成的《can't stop the feeling!》的旋律立刻充满整个房间。
“嗯,这个鼓点还要再调整一下......”他自言自语地晃到钢琴前,右手隨意地在琴键上弹跳著,左手已经拿起笔在乐谱上做起了標记。
咖啡杯被隨意地搁在钢琴盖上,杯底在实木表面留下一圈浅浅的痕跡。
这就是林淮最近一周的生活状態——灵感像开了闸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七首风格迥异的作品,他几乎是以每天一首的速度完成创作。
《love yourself》的创作过程最为戏剧性。那天他刚看完子瑜的《sixteen》录製,回公寓的路上看到一个醉醺醺的上班族在便利店门口对著电话哭诉:“她根本就不爱我!”
这个场景让他灵光一闪,十五分钟后,一首带著慵懒蓝调味道的曲子就在钢琴上诞生了。
《sorry》来得更妙。sana那个捣蛋鬼偷偷用子瑜的手机给他发了条“我们分手吧”的恶作剧简讯,气得他当场写出一首充满节奏感的道歉曲。
后来知道真相后,他把这首歌的demo发给了sana,附带一句:“这是给你的道歉歌,记得好好练习。”
最有趣的是《panda》的创作过程。那天他在工作室熬夜到凌晨三点,半梦半醒间听到楼下便利店在放一首trap风格的韩语歌。
第二天醒来时,一段魔性的旋律和“panda panda panda“的hook已经深深刻在脑海里。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梦中作曲'吧。”林淮笑著把这段经歷记在了创作手札上。
相比之下,《hello》和《stressed out》要正经得多。前者是他在雨夜看著red velvet的舞台时突然有的灵感,后者则完美表达了他被导师催作业时的心情。
“现在就差两首古典跨界了......”林淮伸了个懒腰,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上。
距离交作业的截止日期还有两周,但最后这两首需要交响乐团配合的作品却迟迟没有进展。
作为柯蒂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天才学生,林淮向来以高產高质著称。这次导师布置的“毕业专辑“作业,要求包含九首不同风格的作品——流行、摇滚、电子、r&b......前七首他几乎一气呵成,甚至玩票性质地融入了些k-pop元素,想著或许以后能给子瑜用。
但最后两首“古典跨界“作品,却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电脑屏幕上,两个未完成的工程文件静静躺著:
《victory》——史诗交响乐与电子元素的融合,需要磅礴的女高音领唱;
《star sky》——古典弦乐与现代摇滚的结合,同样需要一位能驾驭歌剧唱腔的女声。
“韩国哪来的跨界女高音......”林淮苦笑著自言自语。他试过用合成器模擬人声,但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没有那种直击灵魂的穿透力。
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首尔的景色再耀眼的阳光下模糊成一片霓虹。
林淮的思绪飘回柯蒂斯——那位严厉的导师在临行前的叮嘱:“音乐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灵魂的共鸣。如果你的作品连自己都无法打动,又如何打动世人?”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髮,正准备去倒第二杯咖啡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irene发来的消息:
“irene:林理事,请问回归曲的进度如何?李总监说下周要开始录音了(`?w?′)”
林淮差点把咖啡喷出来。他盯著那个罕见的顏文字看了三秒,这真的是那个高冷的裴珠泫发的?
“林淮:...你是本人吗?”
“irene:不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