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不像之前的小说那样讽刺意味十足,
它只是描写了一些人底层的人生活苦难。
对比了一下穷人小孩和富人小孩之间生活。
但是全文都有一种温情存在。
卡尔觉得他已经讲过了太多的道理,没必要再用一些故事技巧来讲述什么对立的事情。
这篇算不上立意深刻,但是绝对称得上是个温情的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让人能產生多么深刻的道理,但是绝对能治癒一些人。
卡尔讲的是“捉虫”人的底层生活。
那么一些人自然会代入到自己的职业。
有的服务员,矿工,普通工人,搬运工,等等,他们都会带著自己的孩子体验过自己职业的辛苦。
“卡尔,这与你之前的小说写的不一样。”欧內斯特把小说读完之后,露出一些不一样的目光。
卡尔之前写的小说,都是强对立的关係。不管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美国悲剧》亦或者是《在芝加哥的咖啡馆》都是那种人物关係都是强对立的关係。
都是人物在命运中的挣扎。
但是这个很不一样,这个作品很温情,有点不像卡尔作品以往的风格。
“人都是会变的吗,没什么好惊讶的,那个作家不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变风格的。”卡尔隨意的解释道。
“但是你才用了几个月,就变了一个风格?”欧內斯特有些不理解,难道一个人的风格就这么容易被改变。
“不要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刚好我们一起出去,我还要把稿子送到报社去。”
芝加哥市区现在的街头。
道路两旁,站满著举著牌子的人。有一些警察举著盾牌站在马路边缘,防止出现严重的事故。
这些人有的是为了布莱尔山的事情在街上抗议,有的是因为自身工厂的原因,趁著这波风潮,爭取一下利益。
不过在许多人手中都拿了一份报纸,许多人围在一起討论著报纸上短篇小说《在芝加哥的咖啡馆》。
卡尔走在街上,路过人群时,听著別人討论著这部小说。
虽然许多人见过卡尔报纸上的照片。
但是並没有人见过他的真人。
“什么时候,別人能这样討论我的小说啊。”海明威在一旁羡慕的说道。
“会的,只要你努力写。”卡尔加快了一下脚步,他可不想被人认出来,然后拉著做什么游行的领头羊,卡尔还是比较惜命的。
现在许多人拿他说的话和写的小说作精神食粮就行了。
要是让卡尔亲自下场,喊口號。
他这个作家,怕不是活不过明天。
说不定来个美服男枪,两枪就把他做掉了。
別人愿意拿这些话和小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论是想要从小说里面获得精神食粮,或者是成为他们做某些事情的动力。
都行。
卡尔只是把小说和发表到报社上面。
顺便说了句劳动最光荣,难道资本家就不劳动吗?
卡尔只管写自己的小说,不过只是把小说內容更加的偏向了一类人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