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罢相邦,囚太后,王的最终清算!
“预告:下一节,罢相邦,囚太后,嬴政的最终清算!”
当天幕上这行字出现时,万朝时空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说处死嫪毐及其党羽,是作为君王对叛乱者的铁血镇压,那么,如何处置吕不韦和赵姬,则是一道考验著嬴政政治智慧与人伦底线的终极难题。
一个,是扶持他父亲上位的仲父,权倾朝野的相邦,门客三千,影响力遍布秦国上下,动他,则国本动盪。
另一个,是他的亲生母亲,大秦的太后,动她,则违背孝道,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这下难办了啊。”
大汉,刘邦摸著下巴,难得地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杀一个乱臣贼子容易,可要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还要背上不孝的骂名,这小子,要怎么选?”
所有帝王都清楚,这才是对一个君主真正的考验。
武力,只能征服敌人的身体。
而权谋与决断,才能真正地掌控一个国家。
在万眾瞩目之下,天幕的画面缓缓亮起。
场景,是咸阳宫的朝堂。
嫪毐之乱的鲜血仿佛还未乾涸,空气中瀰漫著一股压抑到极致的死寂。
百官低头,噤若寒蝉。
年轻的秦王嬴政,高坐於王座之上,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而殿下,鬚髮已经有些白的相邦吕不韦,则静静地站在那里。
曾经,他是这座宫殿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但今天,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来自王座之上的目光,如同一把已经出鞘的利剑,冰冷地悬在他的头顶。
没有咆哮,没有怒骂。
天幕上,嬴政只是平静地让史官当著满朝文武的面,宣读了嫪毐一案的卷宗。
卷宗里清清楚楚地记录了,嫪毐,是如何由相邦吕不韦,亲自引荐入宫的。
【相邦吕不韦,举荐不力,识人不明,致使奸贼乱国,罪责难逃。】
这句旁白,为整件事定了性。
它没有说吕不韦是同谋,只说他是失察。
这,是年轻的君主,为这位曾经的仲父,也为整个秦国的朝局,保留的最后一点体面。
听到这里,吕不韦长嘆一声。
他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
他缓缓地摘下了自己的相邦官帽,解下了腰间的相印,双手捧著,跪伏於地。
“臣,有负先王所託,有负大王信赖,罪该万死。”
整个过程,平静得可怕。
这並非一场简单的审判,而是一场新王对旧臣的、心照不宣的权力交接。
【秦王政十年,免相邦吕不韦之职,令其回归封地,河南就国。】
看到这个处置结果,万朝时空的许多人都鬆了口气。
“还好,没有赶尽杀绝。”
“吕不韦毕竟有大功於秦,此举,也算是给足了体面。”
然而,那些真正的政治家,如李世民、张居正等人,却都摇了摇头。
他们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果然,天幕画面一转。
回归封地的吕不韦,虽然没了官职,但威望犹在。
【一年间,六国宾客、说客,络绎不绝,登门拜访者,车马填塞於道。】
看到这一幕,所有帝王都眼神一凛。
“这是取死之道啊!”李世民沉声道。
一个被罢黜的权臣,如果不懂得夹起尾巴做人,反而还和六国之人勾勾搭搭,那在君主眼中,他就不再是功臣,而是……威胁!
果不其然。
画面中,一封来自咸阳的信,被送到了吕不韦的面前。
信,是嬴政亲笔所书。
天幕,將信的內容,清晰地展示了出来。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於秦?號称仲父。】
【其与家属徙处蜀!】
短短三句话,却字字诛心!
你对秦国有何功劳,让你坐拥十万户封地?
你和秦王室有何血缘,让你號称仲父?
潜台词:你那点功劳,比得上你的封赏吗,你和我到底什么关係,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最后一句,迁徙蜀地,更是最冰冷的宣判!
【吕不韦,接信,读罢,默然良久。】
【他知,秦王,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了。】
【最终,饮鴆酒,自尽而亡。】
画面中,这位曾经一掷千金、投资了一个国家的传奇商人、权臣,平静地喝下了毒酒,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奇货可居,终究只是一场梦幻泡影,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他终究还是输给了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帝王。】
吕不韦的死,並未引起太多波澜。
因为所有人的心,都被接下来的画面给揪住了。
【清算了相邦,接下来,便是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