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街的跑腿都炸锅了。
开业第三日,跑腿一碰上问路的外来客商就把人往万佳商行引,一路上各种夸大其词……
那客商们也不傻,有的半路走的,有的看过之后走的,总之成交量并不高。
开业第四日,跑腿们就学聪明了,万佳商行的货确实都是玉清县的特产,且品质一点不比那些老字号商铺差,除了两家合作商铺的价格没变,其他商品甚至比那些老字号的价格还低一些,可谓是物美价廉,品类繁多。
他们根本不需要夸大其词去介绍,只要让外来的客商了解真实的情况,自行选择就是,那些客商又不傻。
等其他商铺回过神来的时候万佳商行已经在新街站住脚了。
赵风每天都会把当日的营业额报给姜云,虽然看不到明细,但是眼看着营业额稳步上涨,姜云那嘴角就没下来过,直到周老太在她的书房里问她:“你不准备解释一下商铺的事吗?”
姜云一愣,“解释什么?”
周老太:“商铺哪来的。”
姜云眨了眨眼,心虚道:“是苏先生……”姜云顿了一下,意识到不对了。
当初说的是苏先生的好友的铺子找人合伙,结果,对方是赵风……
问题是,姜家人都知道赵风就是那倒霉王爷啊!
失策啊失策……
姜云脑子飞转,最后在周老太锐利的目光下坦白从宽。
周老太轻哼一声,问道:“苏先生没罚你?”
姜云垮着小脸,指了指桌案上她亲手抄的《律法》:“罚了,抄了一本《律法》,还要背下来,我那会儿太忙了,没背熟,先生说,再抄一遍……”
周老太非常满意,“好好抄,回头背给我听听。”
姜云:……
周老太:“既然是自家的商铺,那就好好经营,你自己说的两年后要开遍闽州,我可等着呢,若是做不到,以后我可要好好估量一下你的话的可信度了。”
姜云:……
满意看着姜云吃瘪,周老太转身离开。
姜云看着信中的营业额,开始忧愁:两年啊……按照这个速度可不行。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转眼便过去了。
可要说短……这两年,姜云可没少折腾。
两年的时间里,十一个村子都在姜云的指导下在山里开发了菇树林。
为了保证菇农的安全,运输队征集了各村的青壮,多次进山打猎,划出了一片片安全区域,用砍法种植香菇。
虽然还未迎来第一批出菇,但其产量已经可以预见。
两年的时间,姜云从水稻种植的连作危害开始研究,尝试了施肥改良土地,尝试了间作,最后还尝试了水稻和小麦的水旱轮作,效果喜人。
两年的时间,红薯种植在玉清县的各个山村彻底推广开了,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如今的万佳商行多了许多样红薯相关的特产。
晚安~明天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