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纽约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肖恩和艾琳便早早的起床了。
艾琳穿了件蓝色的连衣裙,外面套著一件略旧但乾净的薄外套,一头蓬鬆的红髮被梳成了两条整齐的辫子。
肖恩再次检查了妹妹的衣著,以確保她看起来乾净得体。
艾琳的眼神中带著一丝紧张和期待,手里紧紧攥著装有报名材料的布包。
两人走出公寓,街道上还残留著昨夜霓虹灯的余暉,下东区的路边早起的摊贩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肖恩带著艾琳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朝著圣玛利亚女校的方向走去。
圣玛利亚女校位於下东区斯坦顿街128號,靠近曼哈顿的中城区。
隨著肖恩他们逐渐接近女校,周围的建筑也变得高大整洁起来,街道宽阔了许多。
学校的铁门出现在他们眼前,门后是一片修剪整齐的草坪和一座古老的砖石建筑,尖顶的钟楼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而肃穆。
他们穿过铸铁大门,脚下的碎石小径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主楼的橡木大门厚重庄严,上面雕刻著圣母玛利亚的浮雕,门环被磨得发亮。
肖恩推开门时,一股混合著蜂蜡、旧书和百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门厅处宽敞明亮,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面光可鑑人。
左侧的衣帽间里整齐掛著几件学生外套,右侧的布告栏上贴著课程表和活动通知。
正对大门的主楼梯盘旋而上,红木扶手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
每一级台阶的边角都包裹著防滑的黄铜条,在晨光中泛著柔和的光泽。
沿著门卫指示的方向,他们穿过一条拱形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悬掛著一排歷任校长的肖像油画,
走廊尽头是一扇镶嵌著磨砂玻璃隔断的橡木门,上面用黑体字写著“报名处“。
肖恩带著妹妹推门进入后,房间比想像中更为宽敞。
三扇高大的拱形窗户將晨光分割成几何形状,投射在深色的木地板上。
窗台上摆著几盆盛开的白鹤芋,叶片上还沾著晨露。
房间中央是四张厚重的橡木办公桌,桌面被擦得一尘不染,边角处能看到多年使用留下的细微磨损。
最靠近门口的桌前坐著一位修女,她身后的墙上掛著一幅巨大的《最后的晚餐》复製画。
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掛著几幅小型宗教画作,有圣母领报、耶穌受洗等场景。
另一面墙则被荣誉榜占据,烫金的標题下整齐排列著歷年优秀学生的名字,最新的几个名字还用红墨水標註著。
修女头顶的墙壁上掛著一个十字架,下方是一排木质档案柜,每个抽屉都贴著工整的標籤。
房间角落里摆著一架老式打字机,旁边堆著几叠空白表格。
靠窗的位置放著一组接待用的桌椅,椅垫是用深蓝色天鹅绒製成的,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整洁。
肖恩走上前,礼貌地说道:“您好,我们是来为我妹妹艾琳报名的。”
修女抬起头打量了一下艾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他们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