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一把拉住方远,哭丧著脸:“我的好同志啊,麻烦给指条明路吧!”

方远皱皱眉,思索了好一会儿:“对了!可以委託给个人!找个信得过、有能力、愿意操心的人来暂时管理嘛!委託个人平时去照应著,看看门,防止閒杂人员进去再出事,看著点瓦片別再掉了!这样,日常维护的责任就落到受委託人头上,出了啥事,他兜著!

而且,他自己可以在那个小店面里做个生意什么的,可能愿意帮你们赔钱呢?

厂里不就不用担惊受怕了嘛!家属再闹,你就说已经有专人负责处理了,让他们去找受委託人谈!这不就都解决了?街道那边,我们有这个委託书,也好说明情况,证明厂里积极处理了嘛!”

“对对对!小方同志说得对!这办法好!委託个人!委託个人好!可是,那地方做生意不好做啊,不然厂里当初就给租出去了。哪会荒废?会有人接手吗?”

方远自言自语:“做生意肯定没人愿意干,不过我家里有不少东西没出放,做个杂物间倒是....”

最后,老孙都快跪下了,方远才在万般无奈之下接受这个烂摊子。

老孙又联繫了留守的厂领导,厂领导听说了以后也表示这事交给老孙全权处理,把留守处公章都交给了老孙。

最后,方远一字一句的教了老孙写下委託书。

“这都是你逼我的啊!”方远愁眉苦脸。

这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过分啥啊?他还得谢谢咱呢!

“谢谢啊!”

老孙朝著已经骑车远走的方远真情实意喊道。

你看看!

这事...会不会有风险?

噯~方远重生回来,绝对不会干走钢丝的事情。

如果说,21世纪的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的话,那此时...可能连班子都算不上?

当涉及到跨部门协调的时候,信息对接的滯后、程序的繁琐超乎你的想像。有个写科幻小说的,当初拿萝卜章,从中国由北到南,一路跑到香港....

首先,根子正。

塑料厂倒闭的烂摊子太多,各级部门都恨不得躲远点。有厂里签章授权的白纸黑字、有街道盖棺定论的“无涉”证明在手,从程序上看,他方远看管那破房子就是师出有名。

甭管这程序经不经得起法律推敲,至少眼下,街道认了厂里的“委託书”,厂里认了老孙盖的章。

其次,责任甩清了。那份委託书写得“清楚——日常管理、安全责任他方远全扛!

將来就算真有片瓦砸伤路人,家属和有关部门找麻烦,按文件只能找他这“受委託人”,老孙和街道都能拿文件把自己摘得乾乾净净。他们只会庆幸当初甩掉了这个包袱,谁会来质疑他“管理”的合法性?怕是巴不得他接著管下去。

最后,时势使然。 80年代下海潮风起云涌,各种政策尝试、擦边球遍地开。

他一个待业青年,响应號召,主动接手“危房”搞点“便民服务”(放录像带怎么不是丰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还想著法子帮“倒闭企业”分忧(收了破烂地方)。

这听上去不但是积极响应改革开放號召,简直是先进个人典型了!

只要不是明目张胆违法,上面也得鼓励几分试探著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