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的背影,姬平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他连忙起身,想要喊住战俘,然而却又想到什么似的,沉默地看著那战俘越走越远,直到成为一个消失的小黑点。

……

与此同时,在东方诸侯的宫殿中,这些诸侯也收到了来自郑国的消息。

郑军內乱,接近三分之一的士兵选择叛变,四万多郑军打到最后只余下两万多人,且互相仇视,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战斗力。

在姬平下令將这些残余郑军包围后,他们立刻就向联军投了降,最后成为了联军的战俘。

传闻郑公本人眼下也处在联军的军营中。

可以说,这次战爭打断了郑国的脊樑,楚国和卫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希望能藉机分一杯羹,占领郑国的土地並掠夺郑国的財富,只是畏惧联军的强大,不敢立刻出兵。

然而,姬平在这个时候向所有的东方诸侯发出来邀请信,请他们来到郑国的京邑,联军驻扎的地方,举行诸侯会盟,共同商討郑国事宜。

因此,各怀鬼胎的东方诸侯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他们一方面被姬平的军略所震慑,一方面又想著能不能藉此捞些好处。

在新郑,姬平已经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诸侯,这些诸侯態度非常谦卑,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有演技的诸侯还流著泪感谢姬平匡扶邦周的功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邦周的忠臣。

而姬平也装作和蔼可亲的样子,他亲切地询问了各诸侯国內的情况,並转达了镐京的周天子对他们的关切。

到了会盟的那一天,姬平先是严格按照周礼的要求,祭祀了天地祖先,隨后歃血为盟,与各诸侯签订了盟书,约定守土安民、互不侵犯。

姬平还特意强调了周王室的权威,他表示周王室是天下的大宗,是所有诸侯共同的宗主,所有诸侯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周王的命令,承认周王的领导地位。

“凡是天子的命令,我们都一定要遵从。”

最后,姬平总结道,而各诸侯也做出耐心倾听的模样,仿佛把这句话都记到心里去了,不少诸侯还频频点头,仿佛已经理解了其中的深意。

许多诸侯紧绷的神经这时候已经完全放鬆了下来,因为这场会盟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接下来就应该是各回各家了。

然而,姬平却没有开口让诸侯们退下,而是又挥了挥手,交代了旁边的士兵几句话。

各诸侯一看这阵仗,顿时心头一惊,他们虽然不知道“鸿门宴”的典故,但是一看这阵仗,便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於是许多诸侯纷纷起身,假装疲惫,想要溜走。

而姬平自然是笑著把他们留了下来,並再三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不会有问题,於是这些诸侯又战战兢兢地坐了下去,不时左右张望,显得很不自在。

而姬平则是淡定自若,只是不断地喝眼前的酒,时不时还和周围那些脸都僵了的诸侯谈笑风生,而那些诸侯也没办法,只能不断附和他。

终於,那个士兵又回来了,並且带来了一个中年男子,那男子看上去雍容华贵,位高权重,身上却穿著战俘的衣服。

许多诸侯看了看他的脸后大吃一惊,不自觉地站起身来,这男子分明是郑国眼下的国君,郑公姬掘突。

传闻他做了联军的战俘,如今看来確实不假。

一些机敏的诸侯见此面露瞭然,显然他们认为姬平是要借郑公敲打在座的诸侯一番,让他们不要像郑公一样作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