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翼城。

自从那日师服死后,晋侯三日没有举行朝会。

潘父於是四处宣扬晋侯是仁善之人,虽然师服是个小人,但是毕竟是士大夫,所以晋侯仍然会为他的死感到悲伤。

当然,晋国的贵族並不怎么相信,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位晋侯只是单纯觉得晦气,所以不愿意上朝罢了。

晋侯对潘父倒是很满意,不仅又一次扩大了他的封邑,而且还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財宝。

事实上,这段时间晋侯之所以不上朝,是因为他正在为朝见周平王做著最后的准备。

他先是检阅了最关键的三千战车兵,和突袭镐京的是同一批人,看起来非常精锐。

晋侯非常满意,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应该是可以成功的了。

紧接著,晋侯又將其余部队布放到晋国的边境,防备东方国家可能的报復。

隨即他乘坐战车,带著那三千战车兵,浩浩荡荡地向著洛邑进发了。

……

与此同时,在洛邑的周平王,也在等待著晋侯的到来。

在看了晋侯的书信后,周平王认为自己读懂了其中的隱语,那就是这位晋侯是效忠於自己的,只是碍於如今晋国的旧贵族势力,因此无法公开表態。

事实上,他也知道晋国內乱的事,然而,在周平王和很多诸侯看来,这只是晋人內斗而已,因为镐京在明面上没有派一个兵,来帮助內乱中的某一方,也没有公开的政治表態。

因此,平王想当然地认为这位新晋侯继承了他兄长姬仇的政治观点,那就是承认他这位在洛邑的周平王,而不是在镐京的周携王。

並不是没有大臣察觉到这整件事的不对劲,比如史官尹川,他劝諫平王道:“晋国刚刚发生內乱,此时召见晋侯,恐怕会有变故发生。”

周平王却不以为然,他如今一心想的都是结束眼下这种“二王並立”的局面,晋侯在给他的来信中隱晦地提出了“天无二日”的政治观点。

在周平王看来,既然晋侯是忠诚於他的,並且还愿意帮他除去在镐京的周携王,那他自然要见一见这位功臣,於是他毫不留情地驳回了尹川的劝諫,並呵斥他不得妄议诸侯,嚇得尹川不敢再说话。

终於,晋侯的车队到了镐京门口,他命令其中两千九百名士兵隱藏在城外的一处树林中,隨即带著这剩余的一百名士兵来到城墙边,並请求周王出城犒赏晋军。

周平王听后欣然同意,正准备出城的时候,尹川一把拉住他,再次劝諫,诸侯来朝见,天子却出城相迎,这是不符合礼法规定的,应该让晋侯把军队留在城外,自己一个人进城朝见天子。

周平王一听这话也犹豫了。

是啊,一般情况下诸侯朝见天子,天子是不应该出迎的,因为这违背了尊卑有序的原则。

只有天子接见诸侯的时候,诸侯才需要出迎,因为诸侯的地位不如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