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世间难道有一对不能和睦相处的兄弟吗?”

这句话看得姬成师冷汗噌噌流下,精明的他自然一眼看出,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一句隱语。

世间当然有不能和睦相处的兄弟,那就是如今並存於世的两位周王。

“两周並立”的特殊状况,是邦周建立四百年以来从不曾见到过的。

因此,两位周王虽然是亲戚,却不能够共处,又谈何和睦呢?

然而,却有一种情况是可以使得他们和睦共处的,那就是其中一位周王死去。

活人和死人,当然是可以和睦共处的。

因此,这位崇伯是希望他这个刚刚上位的晋侯纳一张投名状,派兵杀死如今在洛邑的那位周王。

然而,姬成师却很明白,这样一来,晋国等於是得罪了所有的东方诸侯。

这些人在周平王死去后当然不能再立一位周王,只能承认镐京的那位周王。

然而,这並不影响他们会就此记恨晋国,因为晋国把他们逼得没有了选择。

这样一来,晋国就只能牢牢地依附於镐京那位唯一的周天子,並充当王室与东方诸侯之间的屏障。

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瞬间就是国灭的结局,因此,姬成师本能地抗拒这个风险极高的决定。

然而,姬成师又想到了那位心思深远的崇伯。

这位崇伯远在千里之外,却能凭藉几封书信操控晋国的权利演变。

姬成师害怕了,他怕会失去如今晋侯的地位,他更不敢违背这位崇伯的旨意,因为他知道,一旦违背,对於他来说隨时就是身死国灭的结局。

而那位崇伯则根本不会在意,在杀死了自己后,他完全可以把他的那位兄长再扶持起来,重新做晋侯。

犹豫再三,姬成师决定还是按照信中的暗示来做,他派人將自己的信件带给洛邑的周平王。

在信中,他表示了对平王的忠诚,並且提出想来洛邑朝见平王,又在信的结尾隱晦地说了一句“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姬成师满意地笑了笑,他知道平王一定会召见自己的,而这就是机会。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他宣布自己要前往洛邑,朝见周平王。

许多贵族都摇了摇头,显然並不认可他的决定,只是碍於他的声望,不敢出声反对。

唯有刚刚被擢升为执政卿的潘父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明白了一些东西,他站起身大声附和姬成师的决定,声称这个决定是十分英明的,只有像姬成师这样有道德、有良知的君子才能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决定。

然而他收穫的只有一圈贵族大臣鄙夷的眼神,显然他们认为这位靠拍马屁当上的执政卿又在发挥传统艺能了,晋国贵族给这位厚脸皮的公卿起了个“和稀泥”的名號,以讽刺他的多面多变。

而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大臣昂首挺胸,从殿外走了进来。

潘父大吃一惊,他指著眼前这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大声呵斥道。

“师服,未得晋侯旨意,怎敢私自返回?不怕满门被诛杀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