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姬平会见嬴开並视察崇国时,他自镐京派出的信使也已抵达各国诸侯的宫殿。

不同的诸侯对此反应不一。有的诸侯欣喜,有的诸侯愤怒,而更多的则是选择了观望。

周平王得位不正,既有弒父嫌疑,又勾结戎狄势力,攻破镐京。

因此,在他选择东迁至洛邑后,许多诸侯都不来朝见他。

此时见镐京竟然选出了一个新周王,许多诸侯都认为不是一个坏事,他们当然不急著承认这位新周王,但是也没有直接抗拒,他们希望藉助中立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好处。

比如鲁国,这是周公旦的封国,一直恪守周礼,鲁人普遍质疑平王得位不正,不愿意派人朝见他。

又比如卫国,虽然卫公参与东迁护驾,但是卫国的內部传统势力对於这一决定非常不满,在得到携王於镐京即位的消息后,他们派人送信给镐京,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支持携王。

而对这一消息感到愤怒的,则是那些剩余的东部诸侯。

比如齐国,直接不允许信使进入宫门,而且还隨便找个理由驱逐了他,並且公开支持洛邑的周平王,认为邦周只能有一个天子。

而晋国则极为矛盾,晋国传统贵族更倾向於周携王,而晋侯姬仇则犹豫不定,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

晋侯接见了信使,好好招待了一番,却没有做出任何政治承诺,只是说晋国会永远拥护天子的权威,但没有提是哪一个天子。

那信使在接受了晋侯的款待后,本想直接离开晋国,回到镐京去,却被一个贵族阻止了。

那贵族请信使到他家中,用好酒好肉款待了他。

酒过三巡之际,那贵族目光一转,侧身吩咐家僕不知去做了什么。

信使看到这一幕顿时酒醒,挣扎著起身告辞,怕出现什么意外。

而贵族则是一直挽留他,不让他离开,直到一个面色和善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贵族向信使介绍道。

“这是我家国君的弟弟,名叫姬成师,是一位颇有德行的君子。”

信使忙起身行礼。

那姬成师却一把扶住他,免除了他的礼节,还和善地询问了他路途上的辛苦,询问如今镐京的现状。

那信使见姬成师身为贵族却如此和善,也是心生感动,便把实情一一告知,包括崇伯姬平扶持携王的事。

姬成师听后眼神一闪,显然是意识到了些什么,紧接著,他又询问了崇伯姬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信使肃穆地说:“崇伯是个有道德,有能力的君子,镐京城里的国人们都称讚他,说他是周公那样的人。”

姬成师听到这个回答,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崇伯竟然如此得镐京的民心。

接著,他又似乎想到什么,面露喜色,便手写了一封信,嘱託信使带回镐京,带到这位崇伯的手中。並且赏赐了这信使一匹布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