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挚望著眼前这个有些魔怔的故人,更为痛心疾首。

"小殊,你难道忘记了年少时的誓言吗?”

“精忠报国,匡扶天下,你都忘了吗?"

"小殊已经死了!"

梅长苏闻言面色更是狰狞无比,他厉声喝道,声音如同地狱中爬出的恶鬼。

"十二年前就死在了梅岭,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梅长苏,从地狱里爬出来復仇的梅长苏。"

蒙挚踉蹌后退一步,这个铁骨錚錚的汉子此刻眼中竟泛起泪光。

望著梅长苏那紧绷的侧脸,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比谁都清楚,梅长苏肩上背负著怎样的重担。

招亲大会上,他眼睁睁看著霓凰郡主被赐婚给靖王。

要救的萧庭生至今仍被困在掖庭。

楼之敬一案也是功亏一簣。

一连串的挫败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梅长苏几乎喘不过气来。

蒙挚甚至注意到,这些日子以来,梅长苏的鬢角竟然添了几丝白髮。

"小殊,我明白你的苦衷。"

梅长苏攥紧手指,声音沙哑道:"这一次,我不能再失手了。"

庆国公一案的功劳不能落在靖王头上,那么他苦心经营了许久的谋划,都將付诸东流。

蒙挚看著梅长苏微微颤抖的肩膀,终於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用力按住了他的肩头。

沉声道,"无论如何,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这句话,让梅长苏紧绷的身躯微微一震。

“还有,小殊你別忘了,你是林燮的儿子。”

蒙挚只留下一句话,便偷偷离开了雪庐。

梅长苏闻言鼻子一抽,双手死死攥著衣袖,终究是没有流出一滴眼泪。

萧景亭和朱七彻夜长谈,朱厚聪这才知道这个逆子野心竟然这么大。

次日,裕王萧景亭按照朱七所述,从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选了三个人,组成了三司会审的团队。

三个人分別是刑部侍郎赵孟静,御史胡汝贞,大理寺丞郑笔畅。

当朱厚聪通过朱七看到此人的名字时,瞳孔猛的一缩。

郑笔畅?

这名字…听著怎么这么吉利。

他心头一震,忽然想起什么,立即命人取来那摞青词奏章。

修长的手指快速翻动纸页,果然在第三十七篇处看到了"大理寺丞郑笔畅恭呈"的字样。

朱厚聪眼中精光一闪,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郑笔畅…郑必昌…

大明王朝中,郑必昌是浙江的布政使,能够凭藉精明的利益计算在严党和清流夹缝中求存,足以看出他的手段。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那是因为改稻为桑本就是死局,他只是死在了必死的局上。

而且郑必昌具备相当的行政能力,能够平衡各方利益。

做人做事也是心狠手辣,毁堤淹田这样天怒人怨的事情,他说做就做,毫不手软。

莫非此人也是个类似这样的人才?

在朱厚聪的试探中,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六品寺丞,因著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被破格提拔为三司会审的重要成员。

当郑笔诚诚惶诚恐地跪在裕王面前时,连萧景亭都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官员,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道长如此看重?

而郑笔畅接过委任状时,全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已然改变。

阳光透过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三司会审的班底就此敲定,一场牵动朝局的大案,即將拉开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