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不常在御前露脸,又怕被对方钻了空子,只得硬著头皮前来。

太子见朱厚聪面色不善,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儿臣见您近来对道家典籍颇为青睞,特地命人寻来了人宗秘典《道藏》。”

“此乃前朝孤本,世间罕见,特献於父皇,愿助陛下参悟玄机。”

誉王亦不甘示弱,紧跟著道:“儿臣亦多方搜罗,终得《灵宝度人经》古本一卷,据传乃道家北冥子真人亲笔所书,今日特来呈献,望父皇笑纳。”

朱厚聪瞥了一眼二人手中的古籍,神色依旧冷淡。

“你们倒是有心了,东西放下吧。”

他顿了顿,目光在二人身上一扫,毫不客气的说道:“与其整日琢磨这些旁门左道,不如多学学景琰,帮著朕处理政务,省得朕事事操心。”

太子与誉王闻言,心中顿时一沉,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只得恭敬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又是萧景琰!

太子袖中的拳头已然攥紧,誉王亦是面色难看。

这时,严嵩躬身趋步而入,低声道:“陛下,楼尚书到了。”

“宣他进来。”

朱厚聪目光一转,落在仍侍立一旁的太子和誉王身上,似笑非笑道:“景宣留下,景桓,你先回去吧。”

萧景桓闻言,身形微微一滯,眼底闪过一丝阴翳,却很快掩去。

他深深看了太子一眼,而太子则嘴角微翘,眼中儘是得意之色。

“是,儿臣告退。”

萧景桓躬身行礼,缓缓退出殿外。

殿门开合间,楼之敬迈步入內。

行至御前,恭敬叩拜:“老臣参见陛下,愿陛下圣躬安泰。”

朱厚聪抬手虚扶,笑道:“朕安,楼卿平身。”

楼之敬起身,垂首而立。

朱厚聪拿起案上的青藤纸,讚许道:“楼卿这篇青词,文采斐然,意境深远,朕甚是满意。”

楼之敬谦逊道:“陛下谬讚了,为陛下分忧,乃是老臣本分。”

朱厚聪笑意更深,意味深长道:“若是朝中大臣皆如楼卿这般尽心,朕又何须事事忧心啊!”

太子听闻此言,眼珠一转,连忙上前半步,脸上堆满笑容道:"父皇圣明!”

“楼尚书老成持重,才学渊博,实乃我朝不可多得的纯臣。”

“儿臣每每见楼卿奏对,都深觉获益匪浅。"

朱厚聪点点头,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严嵩,擬旨。"

严嵩连忙躬身应命。

"封楼之敬为白毛阁大学士,值守內阁,专司青词撰写。"

朱厚聪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文华殿就在养心殿旁,正好方便楼卿隨时入內,与朕商討军国大事。"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俱是一惊。

楼之敬更是浑身一震,手中笏板险些落地。

前面半句的撰写青词对他来说不重要,白毛阁大学士是个什么职位他也不在意。

后面那句"商討军国大事"才是真正的恩宠。

这意味著他获得了隨时面圣的特权,可以常伴君侧,参与机要!

太子眼中满脸欣喜之色,楼之敬可是他的人啊!

"恭喜楼大人,父皇如此器重你,实乃我朝之福啊!"

楼之敬连忙跪伏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

"老臣...老臣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厚爱…"

此刻他心中已然明了,內阁必將成为朝臣们趋之若鶩之地,说是小朝廷也不为过。

从今往后,文华殿將成为朝堂之外的另一个权力中心。

"楼卿不必多礼,严嵩,即刻传旨六部,著礼部准备印信袍服,明日就让楼卿上任。"

朱厚聪看著跪伏在地的楼之敬,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朝堂之上,唯有得他欢心之人,方能平步青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