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到了十一月,大雪纷飞之际,刘聪凭藉个人威望强压著一眾汉军再度屯驻至洛阳城外虎视眈眈,洛阳城內的司马越则是继续为洛阳城防添砖加瓦。双方已成鏖兵之势。

坐困愁城的司马越且不谈,洛阳城外的匈奴汉军虽然明面战力强悍,但歷经一场大败,损兵折將之余后勤粮草还开始短缺,军中早已失了斗志。

刘季手下仅有两百人,自然不敢与匈奴汉军主力正面对战。可刘季若是像苍蝇一样围绕著匈奴汉军东咬一口,西吃一下,以匈奴汉军当下的军心士气,必然不会理会围绕在大军主力外围撕咬的刘季所部。这正是刘季捨不得放弃的练兵战机。

十一月初五,刘季正式率领著两百菜鸟下山,山阳附近的人口已被刘景劫掠一空,除了零零散散散布在山阳险要之处的坞堡外,昔日人烟繁盛的山阳县而今只剩下一片枯寂。仅有寥寥几队胡骑还在山阳县內游荡,既是为了扫底劫掠,也是充当匈奴汉军主力东北方向的斥候。

自西汉时起,以匈奴人为代表的胡人斥候小队人数通常在十至三十人之间,这样的人数规模既能完成远距离探查,又能在遇袭时具备简单防御能力可自保或突围,確保军情消息能以最大概率传达至胡族军队上层。

这样的人数规模,而今又正好是刘季部能够確保吃下的极限。

下山之后,刘季当即利用手头仅有的五名骑兵充当信使,不断在山阳县境內各坞堡中收集消息。很快,刘季就盯上了一队极为囂张的匈奴斥候。

一片丘陵的草甸中,刘季穿著吉利服,高举著利用玻璃粗製出来的望远镜遥望百米外的匈奴斥候小队。

虽说土法望远镜的画质相当模糊,但对刘季来说也差不过够用。

看著远处的匈奴人旁若无人的在村子里生火、做饭的动態,刘季的嘴角不禁勾勒起一抹危险的笑容:

“这是匈奴人是没把咱们当人看啊。”

同样举著一桿单筒望远镜的曹德闻言也是不禁撇嘴低声道:

“司马氏的乱军打多了,自然瞧不起我等『晋民』。”

“怎么说?夜袭还是明日早间强突?”

虽然心中早有定计,但值此临战之际,刘季还是想培养一番曹德及一旁韩良的战爭嗅觉。

听到刘季的问话,曹德只是笑著摇头:

“我军操练日短,半数更有雀盲,夜袭並无指望,晨间强突亦易损兵过多。匈奴人既然瞧不起我等,我等何妨藉此以诱敌?”

一旁的韩良亦是点头。既是成军的第一战,不论是出於成本考虑还是为了士气著想,刘季军都要贏,还必须贏得足够漂亮!

因此,夜袭、突袭等及其考验军队组织力与装备度的方案就不能作为优先战术考虑,只能出奇计!

曹德与韩良的意见统一,又正好符合刘季的心意,刘季当即轻轻一摆手:

“那就回去先干活吧!”

只训练了半个月的士兵也许现在提刀砍人还不够利索,但拿起锄头掘壕沟、伐尖木,那可人人都是一把好手!

不论哪朝哪代,行军打仗落到最后还是以土木为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