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陈豪和祁大春,陈彬骑车返回城西分局。

晚上七点。

天黑的都比前世早了些,1991年不比陈彬前世的景象,既没有高楼广厦的连片霓虹,就连沿街路灯也是稀罕物。

可路上行人並不显少——多是下了班的工厂职工,三三两两结伴散著步歇饭气。

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少,放映厅和歌舞厅就成了最热门的去处。南元的大街小巷里,至少都盘踞著一两家这样的行当。

歌舞厅的投入成本远比放映厅要高得多,整个南元市只有四家歌舞厅分布在四个分区。

城西区刑侦大队还没下班。

陈彬抬头就能看见三楼的灯火通明。

加班是刑警的常態,特別是出现重大案件的时候,更別想睡个好觉了。

陈彬刚一到刑侦大队的楼层,还没推门,就听到王志光一声怒喝。

“袁杰,送检省厅的证物不都申请加急了吗?赶紧再打两个电话催一下!”

“师父,催了!真催了!可省厅那边……全省多少案子都堆著呢,个个都喊加急,人家也得排队啊……”

“让你去就赶紧去,磨磨唧唧的。”

刑侦队里流传这么一句老话,“做人徒弟,当人奴隶”,袁杰肩膀一垮,认命地嘆了口气。

他不敢再多说,只能闷闷地应了声“是”,转身就往门外走,差点和正要推门的陈彬撞个满怀。

陈彬侧身让开,眼神正巧与王志光撞上。

“小陈,一身汗赶这么急是又有什么新线索了?”

王志光笑脸相迎,搂了搂陈彬肩膀就带著往副队长办公室走去。

照旧一杯沏好的红茶。

“尝尝,这你嫂子特意从乡下带回来的红茶,养胃。”

红茶虽是暖性,但不意味著就可以养胃。茶汤属於弱酸性,尤其是空腹下饮茶对肠胃刺激性更大。

陈彬知道王志光是好意,也就没多说什么惹人不快。

“好茶,好茶...”陈彬寒暄了几句,就直接把下午调查的內容讲述了一遍。

王志光听完后微微蹙眉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崔胜是本案的第一嫌疑人?”

“合理的怀疑,曾就读过警校证明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身高也与嫌疑人符合,从入学合影看,他与死者举止亲密,关係不浅,不过正因如此...杀人动机暂且不明。”

陈彬將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

“我想请王队查一下,关於凤凰歌舞厅和城西纺织厂的资料,特別是崔小梅,可能与本案有直接联繫。”

王志光:“资料今天上午就派人去工商局特意查了,崔家兄妹...我现在让人去內勤那调一下档案。”

话毕,王志光起身离开办公室。

80年代至90年代,农村人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城镇』户口,甚至会有人一笔『不菲』的金额买城里单位的招工名额,换取城镇户口。

从孙豪口中得知,崔胜家从农村谋到一份钢铁厂的职位,多半用的这条路子。

要不然,隔著千山万水,钢铁厂招工的名额再怎么分配,也落不到一个八竿子打不著的偏远山村头上。

为什么这么拼?

90年代,工厂职工的工资还是很可观的,號称一个职工养活一大家子,工资普遍都是百元起步。

一个月一百元起步的工资,购买力就不用过多赘述,没灾没病,吃饱穿暖,上学的费用肯定也不缺。

更不用说,工资外的各种福利和补贴。

在那个年代,打工是真能致富。

两个条件相加,由此可见,崔胜家並没有传闻中那么贫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