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因为那地方人跡罕见,所以...”
王志光顿了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看向桌上的案发现场照片。
案发现场的巷子呈现『凵』字型。
左侧是高墙,右侧是凤凰歌舞厅的后门和后厨,后方则是洗手间形成的一个死胡同。
陈彬笑了笑道:“王队,您也注意到关键点了,凶手为什么偏偏挑那个巷子下手?仅仅因为人跡罕至?”
“那地方说是偏僻,实际非常被动。它是个彻头彻尾的死胡同。而且紧邻后厨,中间就是一层根本不隔音的砖墙。”
“对!地方是偏僻,但绝不隱秘!后厨有动静,隨时可能有人出来!凶手选这里,除非——”王志光猛地抬头。
“除非是凶手,有预谋,有计划的蹲守在这里!”陈彬接上,两人目光碰撞,瞬间达成了共识。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著决定案件性质和导向的作用。
凶案无非就分为四种情况:过失杀人、隨机杀人、激情杀人,蓄意杀人。
凶手杀人手法狠辣且精准,自然与过失杀人无关。
无差別杀人者通常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心理,他们隨机选择目標行凶,手段往往极其残忍或狡诈。
然而此案的死者,儘管死状惨烈,陈彬却从中察觉到了一丝仁慈。
一刀毙命,意味著死者无需承受过多痛苦。
对於一名凶手来说,確实算是仁慈。
服务员在后厨没有听见爭斗的声音,也不符合短时间情绪暴起的激情杀人。
那就只剩下一个答案——蓄意杀人,也就是谋杀!
而且是从背后出手,乾净利落一击毙命的谋杀。
王志光问道:“既然是谋杀的话,为何凶手不处理尸体?”
所有的谋杀都有事先准备,凶手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洗脱嫌疑,儘可能的往完美犯罪身上靠。
经常杀人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隱藏尸体。
换句话说,尸体只要一直不被发现,警方压根就不知道死了人,失踪也无处可寻。
凶手自然也就立於不败之地。
“凶手没有处理尸体有两种可能性:一,极度自信,认为现场足以误导警方追查不到自己;二,也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他根本没办法或者没时间处理尸体。”
陈彬开口分析道:
“王队,我推测,凶手事先准备了防护——很可能是套了件雨衣或者类似的全身防护装备——用来阻挡大量喷溅的血跡。
更为关键的是,他很可能还带了一个大號行李箱或者足够容纳尸体的坚固袋子!”
“箱子?”王志光眼神一凛。
“对。”
陈彬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的原计划,很可能是割喉后,趁著死者瞬间瘫倒和防护装备有效阻隔大部分血液的时间窗口,立刻將尸体塞进箱子或者袋子,迅速拖离现场!这样,一切痕跡都会隨著箱子和尸体一同消失!”
“计划很周密……那为什么没执行?”王志光追问。
陈彬则继续道:“因为遇到了意外干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