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挑了挑眉,狗仔王的能力,他从来没有怀疑过。
只是吧,这里面的水很深,背后黑手恐怕另有其人。
不过,他也不准备去助人为乐。
反正这兄弟俩也造谣惯了,被反噬也很正常。
略过这些不谈,温良又继续和韩永交代了一下公司搬迁的事情。
这次去京城,公关三人组肯定要跟著一起去。
至於那几个小顾问,他也没打算落下,平常用著还算顺手,就是不知道他们的爹会不会同意。
剩下的几个行政岗,重新还给了联络处,到了京城,再继续招人就行。
京城嘛,最不缺的就是打工人了。
温良把公司的事情安排妥当,便叫上丁默,拉上他老爹给他安排的会计,杀向了京城。
李煬早走一步,正在那边和中影谈发行的事情,需要他儘快赶过去敲定合同。
原本温良还想找西影厂来发行他这部电影,结果,西影发行公司前几年引进民营资本,和华亿合作成了一家。
他去了一趟后,直接吃了闭门羹。
华亿如今家大业大,压根就看不上他这种小成本的电影。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圈子问题。
西影华亿今年计划发行的三部电影,《简讯一月追》、《日出日落》、《情癲大圣》。
其中有两部电影,出品方都是华亿,而剩下的一部《日出日落》,则是由西影厂牵头。
对比之下,人家才是亲儿子。
他这种外来户,想要挤进去,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候著。
索性,温良也就不去浪费那个时间了。
如今发行界的扛把子,还得看中影。
正好,他也能趁此机会,和中影的人接触一下,好为日后的向上管理做个铺垫。
出品、发行、院线、甚至是未来的数位化改革,都和中影息息相关。
所以,想要在国內搞影视,中影就是个註定躲不过的山头。
等到了京城,休息了一晚后,温良和会计去进行了工商变更。
自家老爹给钱虽然痛快,但並不代表著会直接把钱甩给他。
而是用注资的方式,重新调整了燧光传媒的股权结构。
新加入的大股东,是温父专门用来撒钱的投资公司,当初设计的股权结构十分复杂,一般人很难穿透股权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在替温良充当安全防火墙,能够阻断很多的潜在风险。
在温父看来,娱乐圈儘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比他们这些煤老板可黑的多。
有些事情,不可不防!
於是,新公司的註册资本变更成了3000万,同时,公司的法人也换成了丁默。
而温良,则成了一个只拥有百分之五股份的小股东。
温良读过工商管理,当然清楚这种架构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合理避税,分担风险。
只是这种手段略微糙了点,比起后世那些网际网路大厂的样,就是个小把戏,既不严谨,也不高端。
不过,目前来说也足够了,不扎眼,同时还能让人不敢小覷。
等到以后燧光传媒站稳脚跟,再重新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也不迟。
新的公司地址,安排在了丰联广场b座。
老样子,自家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他老爹这些年,迷上了买房子,天南海北,到处买买买。
也幸亏如此,上辈子他们老温家,才能在煤炭热潮衰退时,靠著这些房子躲过了那几年的行业寒冬。
所以,对於自家老爹的败家行为,温良不仅没有阻止,反而还要去举著双手大力支持。
別说,有时候投资来,投资去,最后一盘算,还真不如无脑买房子来的挣钱。
现在才2005年,等到再过个几年,房价甚至能被炒到天上去。
同样是暴利行业,网际网路是把人当猪来养,而房地產则是把猪当人来卖。
只有他们煤老板最实在。
从来不玩虚的,啥事都真金白银的硬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