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强横的筑基气息毫不掩饰地释放开来,划定界限,强行驱赶那些小型筑基势力和无依无靠的散修。

起初,还有散修愤懣不平,试图理论甚至短暂对抗。

但当一位小势力筑基中期的高手,被三位大宗筑基联手击毙,血染长空后。

所有的怨气与侥倖都被冰冷的恐惧所取代。

筑基与练气,乃是天堑。

面对真正的筑基修士,人数优势显得苍白可笑。

继续留下,不是爭夺机缘,是自寻死路。

大部分散修和小型势力认清了现实,带著不甘与后怕,迅速撤离。

半月之內,核心区域內的散修数量锐减至不足千人,小型筑基势力也散去十之七八。

经此一番清洗,依旧留在此地的,除了那16家金丹势力。

便是七十余家实力雄厚,门內至少有十位以上筑基修士坐镇的大型筑基势力。

剩下的散修,也多是修为达到练气巔峰且各有保命绝技的老油条。

空气仿佛凝固,气氛从混乱喧囂,转变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与紧张,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终於,为避免提前爆发不可控的大战。

三大地头蛇势力的金丹真人——龙家老祖、灰羽宗宗主、青心门门主,联袂现身。

他们没有刻意释放威压,但仅仅是悬浮於空的身影,便让方圆百里的所有修士感到心神震颤。

三位金丹真人的代表,召集所有达到“准入门槛”的势力,在一座被神通削平的山峰顶上举行会晤。

李长青藏身於十余里外的一座山脊背后,远远望著那平顶峰上隱约的人影。

他深知,眼前的局面早已彻底脱离了他的掌控,甚至超越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金丹真人!

那是他此生只能仰望的存在。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但下一刻,这股无力感便被一种更为炽烈的决绝所取代。

这一世,他谨小慎微,苦心经营,已经积累下460多点成就,活了近九十载。

够本了。

若到了此刻,反而因为恐惧而退缩,失了那一往无前的锐气。

那他的万世轮迴又有何意义?

不过是在无尽的轮迴中,重复平庸与怯懦罢了。

仙路爭锋,爭的就是那一线机缘。

纵然前方是金丹悬剑,他也要搏上一搏。

否则,永无登临绝巔之日。

决心既定,李长青眼神恢復冰冷。

他尝试操控几具最精於隱匿的风鸟,如同无形的阴影,向著平顶峰缓缓靠近,企图窃听一二。

然而,他的傀儡刚刚进入峰会外围十里范围,与他的心神联繫便如同被利刃斩断,瞬间彻底消失。

对方显然布置了极高阶的反窥探阵法,或有更强大的侦查手段。

他的这些小伎俩,在真正的宗门底蕴面前,不堪一击。

派出的所有侦查傀儡,无一返还,如石沉大海。

此番,李长青虽然未能获得任何直接情报。

但从会后各方势力迅速收缩人员,明確划分区域,彼此间保持著一触即发的克制等跡象来看。

李长青推测,他们必然达成了某种暂时的平衡与共识,或许约定了灵物出世后的爭夺规则。

又过了数日,李长青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天地灵气变得愈发活跃,浓度也在持续缓慢攀升。

各势力营地中,种种侦测法术的光华此起彼伏。

傀儡们甚至远远望见,有筑基真人手持罗盘状的法宝,不断打出一道道玄奥法诀。

似乎在艰难地推演著天机,定位那灵物確切出世之机。

而这所有的算计,皆在这一年盛夏的某个正午,戛然而止。

烈日灼灼,炙烤著大地。

突然,一声沉闷至极、仿佛来自九幽之下的轰鸣自地底深处传来。

整个大地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山石簌簌滚落。

以龙家驻地为核心,方圆数十里的天地灵气瞬间沸腾。

如同百川归海,疯狂地向某一点匯聚而去,浓度飆升数十倍。

空气中的灵气浓郁到凝成肉眼可见的乳白色薄雾,氤氳流转,如梦似幻。

“出世了!”

不知是谁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打破了这短暂的死寂。

下一剎那,各大势力营地中。

早已蓄势待发的无数修士,化作一道道顏色各异的璀璨惊鸿。

剑光、法舟、飞行法器腾空而起,遮天蔽日般朝著龙家驻地的方向疯狂涌去。

藏匿於山林间的那些残存散修,此刻也红了眼睛。

纷纷压下心中的恐惧,驾驭起各色遁光,混在洪流之中,冲向那灵雾最为浓郁的核心之地。

李长青深吸一口饱含灵雾的空气,眼中精光爆射,再无半分犹豫。

他周身遁光大盛,化作一道不起眼的流光,毅然决然地匯入了那滚滚洪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