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读者们,等著流泪吧
刘如乔让刘天仙在后座上坐好,推著二八大槓便要出门。
刘天仙还不忘带上了心爱的玩具-纸风车。
在院子里,经过山楂树下,夏日阳光清晰的透过稀鬆树叶,一片斑驳时隱时现。
这棵山楂树承载了这几年不少的回忆。
给人有一种別样的感情。
不过洋辣子时而盘踞树上。
这也是夏天的一个烦恼。
看来得买瓶杀虫的药剂,清除洋辣子这个隱患。
而且山楂树也需要喷杀虫药等。
如果不打理,秋天也会结不少生虫子的坏果。
也不知农机站里有没有专门的农药?
今天正好去县城,本可以顺便去看看。
不过如今手里不宽裕,只能等发了稿费,再买杀虫药解决这棵山楂树的隱患。
……
出了村头大桥,刘如乔骑著二八大槓疾驰在村外的大路上。
迎著道路两侧的一片片金黄的麦地,那金灿灿麦穗已成熟,快要收割了。
忽然,起风了。
迎著一阵风,刘天仙手里的纸风车正在隨风转动不停。
刘如乔骑了2个小时,到了盐海县城。
一路上没停歇,也没觉得累,可能现在年轻身板好。
刘如乔先去了盐城的县医院,要给刘天仙拿药。
骑进县城医院的大院里。
医院里一间间的房子很有年代感。
“你闺女没事哦,在嘴唇上的伤口很轻,也没有发炎,用红药水抹一下就好了……”
医生查看了一下刘天仙嘴上的伤口。
又用红药水简单的涂抹了伤口。
刘天仙则坐在刘如乔的腿上,十分懂事的不吵不闹。
“红药水”,是这年代乡村医生的几大必备药之一。
小孩子们身上的皮肤磕了碰了以及一些创伤,大都用红药水在伤口进行涂抹,功效显著。
看病的是个三十岁的大夫,他姓张,叫张灵起,是整个盐城的著名老中医张德望的二儿子。
可能有些人不相信中医,其实一些货真价实的老中医的高超医术会让人心服口服。
张德望就是这么一位医术高的老中医,整个盐城远近闻名。
刘如乔本人认识张灵起,不过没有太大私交。
他们张家父子的老家是在与凤凰山村只有五六里地的一个隔壁村。
“你闺女的伤不严重,所以不用开药了。”
按张大夫的意思是不用开药。
“可能你闺女的伤口处会时常作痛,被双木架子(洋辣子)蛰到的感觉,想来我们都有体会,不好受。”
张大夫还不忘抱怨了句夏天洋辣子的泛滥:“双木架子,哎呀,一到夏天几乎无处不在,我看啊,这也算我们人.民的一大祸害,要早日……”
“张大夫,你还是为我女儿开点药吧。我想让她的伤早点好。”
刘如乔却要求开药。
作为父亲,他想让刘天仙少受点洋辣子的痛。
“这,真不需要拿药的……好吧。”
张大夫拗不过,开起了处方单。
他本来为刘如乔考虑,没想让刘如乔冤枉钱的。
想想后世,医生动不动就开药,让做ct。
眼下却是医生不想开药,刘如乔在强求,这好像与后世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