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巢:这个儿子太极端了!
王仙芝是濮州人士。
濮州与曹州相近,两地也一直都是中原进入山东的门户,位於山东以西,相隔不过数十公里。
关键,王仙芝和黄巢一样,家族都是世代的私盐贩子。
这个时期的私盐贩子,都是会舞刀弄枪的。
毕竟大唐嘛!
此时的文人,都会佩剑。
李白就曾『仗剑千里行』,会剑术。
更何况,私盐贩子一般生意规模都涵盖自己所在的州府,还要经常流动到隔壁的省道、州县去做生意,为了对抗官兵的缉拿,几乎都是每个人都会练就一身武艺的。
黄巢早年,就曾经拜师过这个时代的『北地枪王』,学习武艺,精通刀剑,尤善枪法。
这个时代的武艺,虽然不像武侠小说中那般能飞天遁地,却也不是后世人眼中的架子……用一个最通俗的说法,应该叫做:杀人技!
同样是一把刀、一把剑,或者一柄长枪。
没有训练过的人,其实很难对敌人一招毙命。
而这些『武夫』却不同。
他们,深知人体要害部位,出手便非常狠辣,往往都是奔著对方的性命去的!
有了这些共同的经歷,其实黄巢与王仙芝,还是『道上』的熟人。
目前,好友还算不上。
但是彼此知名,甚至还一起结伴贩过私盐。
朋友是可以算得的。
此时,听到黄天覆拿王仙芝来说事,黄巢便眉头紧皱,说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造反,那可是要掉九族的买卖。今日,是你自己多管閒事,导致那参加杜凯打了你一鞭子,可你既然……却因此要拿我黄家九族的性命去赌,何以如此偏激、极端也?”
话虽如此。
但是,黄巢此时的语气,代表他的心境,也已经有些被黄天覆给影响到了。
只不过……
起兵造反,若失败的后果,实在过於沉重。
身为家主的黄巢,肯定要为一家人著想。
更何况,他的弟弟和两个侄子就在身边。
黄天覆被称为三郎,就是因为他是黄巢晚来得子,他上面还有黄揆和黄鄴两个哥哥,却都是叔叔黄存的儿子。
黄存比黄巢要小,但是他两个儿子,却都三十出头了,而且还全部有家有室,若真要造反……
这么大一家子,怎么办?
所以,黄巢还是要呵斥黄天覆几句。
在他看来,黄天覆年龄还小,才刚刚『成丁』,只当是小孩子不懂事乱说罢了。
但黄天覆却回应道:“阿父,王仙芝在濮州起兵,距离曹州不过数十里,估计最迟六月,便要领兵进入曹州地界。你觉得,到时候若我们不响应他,九族就不会有危险吗?”
確实。
这个时代,官兵固然可恶,无恶不作。
但是……
那些流民组成的起义军,更是『蝗虫』一般啊!
若他们真的攻陷了曹州,只怕州府之下所有的县城,都將无一倖免,全部要被他们『啃噬乾净』不可。
到时候,作为冤句县数一数二家財的黄家,王仙芝和他的起义军会放过吗?
王仙芝可也是私盐贩子啊!
他当然知道,这一行有多赚钱。
到时候,黄家能倖免吗?
“伯父!”
此时,性子较急的黄揆说道:“我觉得三弟的话不无道理……现在这个世道,是硬生生把所有人都往死路上逼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也一样是坐以待毙!”
平日里,头脑较为机灵的黄鄴则是说道:“其实,理是这么个理。就算我们不响应王仙芝,可平日里县君刘爽与那参军杜凯,哪个不是找各种藉口,到我们家来打秋风?表面上,伯父你是乡贡,可背地里杜凯那些人,还不是一口一个『盐贼』称呼我们吗?三弟的话没说……只不过,他太年轻了,就算是要造反,也必须从长计议,多方准备才行。”
黄巢一听,脸色看不出来变化,他只是沉默了许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