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后一次
八零年代是中国变革最大的一个时期。
南方的小渔村此时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改革的春风却还没吹到江城市这么一个东北小城里。
陈卫东想要搞钱,但他却並不想再去南方闯荡了。
上辈子一事无成,陈卫东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哪怕有著先知先觉的优势,他也不认为自己能斗得过那帮人精。
况且他就是个瘸腿老保安,大部分认知都存在於吹牛逼中,而不是实践。
他知道股票赚钱,但却不知道哪只股票什么时候能赚钱。
他知道房价会飆升,但现在他却连一块砖头都买不起。
许多事情说永远都比做简单。
理论一大堆,结果真正开始乾的时候才发现全是坎。
上辈子陈卫东有段时间在全国廝混,这干几天那干几天,说白了就是个盲流子。
那段时间他在豫省跟过一位老大哥,眼看著对方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想要出去闯荡一番。
当时他去跟那位老大哥请教做生意的秘诀,老大哥只告诉了他四个字:脚踏实地。
陈卫东那时候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金量,还以为老大哥在敷衍自己。
隨后他拿著自己攒的钱再次去南方闯荡,结果亏的血本无归。
后来他也没脸面继续跟著老大哥干了,又灰溜溜的回到了江城。
直到十几年后,他竟然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那位突然爆火的老大哥。
对方的生意仍旧止步於当初那个小城,但却脚踏实地,根基扎实无比,知名度不逊於那些商业大佬。
直到那时候陈卫东才知道,老大哥真没有敷衍自己。
做生意有时候並不需要坑蒙拐骗,机关算计,只需要脚踏实地四个字就足够了。
陈卫东这辈子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想好高騖远了。
他只想脚踏实地的搞钱,让自己的家人生活更好,不再有那么的遗憾,仅此而已。
临近黄昏,陈广德才带著陈卫国和陈卫家回来。
晚饭依旧是燉酸菜和二合面的窝头,比中午多了一个烀土豆蘸酱。
陈卫东中午吃的少早就饿了。
他也不管窝头配土豆噎不噎嗓子里,吃的比谁都香。
看到他这幅吃相,家里的几口人这才感觉陈卫东又正常了。
吃完饭,陈卫东小心翼翼的对徐秀琴说道:“妈,种地这玩意我实在是不擅长,我干一个星期,都不如爹和大哥二哥干一天的。”
“不种地你还想干啥?想上天啊?”
徐秀琴斜了他一眼。
“您能不能借我点钱,我去镇上做点小买卖。”
“啥!?你要去投机倒把!?”
徐秀琴顿时提高了嗓音,那模样恨不得把陈卫东给吃了一样。
“什么叫投机倒把啊,那叫个体户。
人家大领导都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
都是靠劳动赚钱,咱们也不偷不抢,怎么就成投机倒把了?”
陈广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在家沉默寡言,一般都是徐秀琴骂儿子,他很少参与。
但此时他也忍不住说道:“老三,咱们老陈家要么种地要么念书,就没有人是做生意那块料。
还有你可別忘了,之前隔壁村里有人养了几只鸡拿到县里去卖,都让人当成投机倒把的给抓起来了。”
“老陈同志,时代不同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在镇上、县城里买东西不要票的地方都多得是。”
“那也不行!”
徐秀琴大手一挥,冷哼一声:“还做买卖,我看你就是想拿了钱去打牌!”
饭桌上收拾碗筷的大嫂和二嫂对视一眼,都是鬆了一口气。
眼下他们还没分家,那钱都是公中的,也有她们一份。
她们还真怕徐秀琴听了陈卫东的鬼话给他钱。
到时候那钱肯定被他给挥霍打水漂!
陈卫东一脸无奈。
自己之前劣跡斑斑,现在爹娘都不信任自己,两个嫂子也像防贼一样防著他,他也没办法。
回到自己屋里,陈卫东躺在床上,嘴里叼著一根稻草,思索著该怎么搞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想要脚踏实地做点小买卖,但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这时沈静仪刷完了碗推门进来,陈卫东立刻关上了门,一把將她搂进怀里。
“小点声!”
沈静仪顿时羞红了脸。
她此时刚跟陈卫东结婚不到三个月,正是你儂我儂的时候。
等再过几个月,上辈子的陈卫东便又开始天天不著家,两人之间的爭吵也开始变多了。
“天地良心,我可还没吱声呢。”
陈卫东嘿嘿一笑,紧紧搂著怀里的老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