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

自收到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后,朱棣再一次收到来自应天府的密信。

“嘖~”

扫了一眼內容后,朱棣忍不住摇头髮笑。

“应天府的消息?”

朱棣身旁,一个身著黑色僧袍的和尚问了一嘴。

这位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靖难之役的核心策划者,也是最大功臣之一的姚广孝,朱棣身边的最强智囊。

“嗯。”

朱棣点点头,顺势在姚广孝身旁的太师椅上坐下,並將手中的密信递了过去,“尚衣监正在赶製袞冕,进度很快,估摸著要不了几天就能完成。”

“这个尺寸,应该是那位三殿下吧!”

姚广孝神色平静,似乎对此並不意外,淡笑道:“果然如燕王殿下所料一般,太子妃与那位二殿下根本不是蓝玉的对手。”

“哼~”

朱棣冷哼一声,满脸鄙夷的道:“太子妃?吕氏她也配。”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对別人而言或许只是一句话,而对他来说,却是有著真实意义,因为他就是大哥朱標与大嫂常氏一手带大的。

若非大哥大嫂,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心思深沉的吕氏,朱棣非但十分看不起,甚至还怀疑常氏与大侄子的死与她有关。

只是,一直没找到证据,再加上后来朱元璋將她扶正为太子妃,他又得北上就藩,这才不了了之。

“至於这朱允炆,空有抱负,却无实才,若非雨莙是女儿身,他连被父皇和大哥关注的资格都没有,比我那怯懦无能的侄儿强不到哪里去。

甚至,这朱允炆比我预想的还要愚蠢,上回那密信你也看了,这个愚蠢的东西,竟然连真正的对手是谁都没搞清楚。

天真的以为,只要强过允熥,就能稳坐大位,简直愚蠢之极。

蓝玉那廝,权势之大,连父皇都有所忌惮,在没绝对把握的情况下,都不敢轻易动他,可笑这吕氏母子,竟没把他放在眼里。”

朱棣说著说著,忽然笑出了声来,这就是父皇挑的继任者吗?

相较於那些朝臣,他更了解朱元璋,很清楚后者將朱允炆带在身边,就是准备立他为皇太孙,临终的那个允代表的也是朱允炆。

“若三殿下真的荣登大位,那蓝玉必將一跃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姚广孝起身,將手中密信以盏灯之火燃尽,看向朱棣,神色肃然的道:“若其心怀歹意,必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削藩,剪除一切对他有威胁的人和力量。

当这大明天下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他的人后,定然僭越而上,以禪让之名,逼三殿下让出这中枢大位。

那般,我大明便与秦一般,二世而亡了。

难道燕王殿下真忍心陛下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就这般落入奸佞之手吗?”

朱棣心中轻笑。

这老和尚又开始了。

当年第一次见面时,姚广孝便称他有真龙之姿,彼时大哥正当面,可把他嚇了个激灵,当即板著脸將其驱逐,並再三向大哥解释自己並无谋逆之心。

朱標非但未放在心上,反而建议他可以和这道衍和尚接触看看。

朱棣接触之后惊讶的发现,这老和尚学识渊博,修养远超於常人,眼界高远,甚至看待天下的许多观点都与他不谋而合。

从姚广孝身上,他获益良多,双方的交集也日益密切起来。

不过,当大哥得知姚广孝也会隨他至北平主持大庆寿寺,北上临行前,特意提醒过他,姚广孝擅蛊惑人心,与这妖僧可交,但不可尽信,更得小心防备。

后来大哥的话也一一验证,这妖僧老是想蛊惑他,想將『真龙之姿』这四字坐实。

別说有立嫡立长的祖训在,就算没有,他也不可能覬覦大哥的位置。

可这回,朱棣確確实实有些动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