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田高歌》,之前担心去新疆取景成本太高,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实地拍摄的费用算进去,不用再考虑搭景了。”

amy用力点头,立刻召集工作室的文学策划团队,把会议室收拾出来,改成了临时“选本办公室”。

靠墙的书柜里,很快堆满了从各地徵集来的剧本,足足有三百多本。既有电影学院学生的毕业作品,也有自由编剧打磨多年的手稿。

桑晚、amy带著五个文学策划,每天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八点,逐字逐句地看剧本,遇到不错的就標记出来,遇到套路化的就直接 pass。

第一天看的大多是甜宠剧,剧情几乎全是“女主不小心撞进男主怀里”“男主为女主承包整个商场”“恶毒女二搞破坏被男主打脸”的套路,连对话都跟网上的模板一模一样。

第二天看的悬疑剧也没好到哪里去,有个密室杀人案的本子,开篇杀了个人,中间加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线索,结尾强行把凶手设定成一个没出场过的“神秘人”,逻辑漏洞百出。

第三天看的“东方美学”题材更让人失望,有个《龙的传人》的本子,把“龙”“功夫”“汉服”这些符號生硬地堆在一起,剧情悬浮得像空中楼阁。

文学策划小陈看得都有些泄气,揉著发酸的眼睛说:“桑总,amy姐,是不是我们的要求太高了?现在市面上好像都是这样的本子,想找个有新意又扎实的,太难了。

昨天我跟一个编剧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公司都只收『能快速变现』的本子,没人愿意时间打磨有深度的故事,要是坚持写原创,连饭都吃不起。”

就在这时,小陈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对了桑总,这个本子是上周一个自由编剧亲自送过来的。

他说没什么背景,就想让我们看看他的故事,我之前忙著整理其他剧本,忘了给您。

他还特意留了张纸条,说要是我们觉得本子还行,希望能跟您当面聊聊,要是不行,也麻烦我们给个反馈,他想知道自己哪里写得不好。”

桑晚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名为《修表匠》的剧本,封面用钢笔写著一行小字:“每个齿轮的咬合,都藏著时光的规矩”。

字跡工整,还带著几分力道,能看出写字人很认真。

她翻开第一页,故事的开篇就吸引了她。

老修表匠陈师傅在胡同里守著一家开了三十年的修表店,店里的工具都是上世纪的老物件。

铜製的修表刀、木质的表架、玻璃面的工作檯,唯一的电子设备是一台老式计算器,还是用来算修理费的。

陈师傅修表不用电子设备修表,只用眼睛看,用手摸,指尖划过齿轮时,能准確说出“这个齿轮磨损了 0.2毫米”“那个游丝的弹力不够了”。

直到一个叫小宇的叛逆少年找上门,想让他修一块摔碎的电子表,两人的矛盾才开始爆发。

小宇觉得陈师傅的方法“太老土”“效率低”,还说“现在谁还修机械錶,都用智能手錶了”。

陈师傅觉得小宇“不懂得尊重手艺”“太浮躁”,两人吵了一架,小宇气冲冲地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