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辈的观眾通过电视收看了此剧,开始真正理解子女在职场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家庭饭桌上的话题也多了一份相互理解的共鸣。

“囡囡,电视里那个领导骂人的样子,你上班会不会也遇到?”

“妈,现在好多了,但以前確实有点…”

“哎哟,那可不能忍著!学学电视里那个林野,该硬气就要硬气!”

收视率再次迎来一波强劲增长,番茄台同时段的收视排名一跃进入全国前三。

网络热度与电视收视形成了完美的双向赋能,將《我的职场》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最让人意外的是,《我的职场》不仅吸引了普通观眾,还引发了“职场反 pua”的社会討论。

多家企业组织员工观看剧集,学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某网际网路公司甚至根据剧中的情节,修改了“绩效考核制度”,明確规定“不允许以『能力不足』为由辱骂员工”“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

最令人瞩目的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方平台也转载了剧集片段,將其作为“职场权益保护普法宣传”的典型案例,向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推荐。

年底,第75届白玉兰颁奖典礼上,《我的职场》成为最大贏家,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

当桑晚身著晚礼服,走上领奖台,接过奖盃最佳女主角奖盃时,她说:“这座奖盃,它的重量不属於我一个人。它属於《我的职场》剧组每一位熬夜打磨剧本的编剧、每一位精益求精的幕后工作者、每一位倾情付出的演员。它属於每一个相信『好故事』拥有改变现实力量的人。”

更令人瞩目的是,颁奖典礼结束后,国家广电总局邀请桑晚参加《影视行业製作规范》修订座谈会。

会上,她提出的“剧本共创机制”“幕后人员分红制”等建议,被逐一纳入规范条文。

座谈会结束后,广电总局副局长拍著桑晚的肩膀说:“桑晚同志,感谢你为我们行业带来的这股清新务实之风。希望你能继续做『行业的微光』,照亮更多好故事的路。”

桑晚笑著点头。

她知道,此刻的她,已经完成了从一名“被动等待选择”的演员,到一名能主动“参与制定行业规则”的引领者的蜕变——这比任何奖项都更有意义。

而此时的“星芒工作室”,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团队。多家平台主动拋出橄欖枝,提出“定製剧合作”,承诺给予“剧本终审权”“选角决定权”。

很多怀揣梦想的优秀新人导演、编剧將这里视为圣地,爭相投递简歷,工作室的项目储备已经排到了两年之后。

桑晚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看著楼下忙碌的员工,想起半年前那个“离经叛道”的决定,突然觉得,所有的质疑和困难,都成了最好的勋章。

她拿起手机,给周屿发了一条消息:“周导,下一部剧,我们拍『社区养老』怎么样?我想讲讲老年人的故事。”

很快,周屿回覆:“隨时待命,桑总。”

桑晚看著屏幕,嘴角上扬——她的“行业规则制定者”之路,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