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贪腐链背后,桑晚与官方协作守护文化根脉
国家文旅部非遗保护司的会议室內,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李司长猛地將一叠厚厚的审计报告摔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简直无法无天!”他极力压抑著怒火,“该县申报的那个所谓的『苗族银饰传承基地』,报上来的县级非遗传承人名单,经核查,有一半是假的!
那个领头的老太太,审计组去的时候,她连银鏨子都拿不稳,一问三不知,根本就是当地一个企业老板的远房亲戚,拿来充数的!”
会议桌两侧,工作人员们脸色铁青。
负责具体审计工作的科员小张猛地抬起头,他推了推眼镜,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愤怒:“不止是人头造假,司长,您看看这个。他们上报的『非遗展示馆』装修费用,高达800万!
我们实地核查看过了,就是把一个废弃的旧仓库草草刷了层白漆,换了两扇最便宜的铝合金门,里面的所谓『展柜』就是旧课桌铺了块绒布!满打满算,成本绝不超过10万!剩下的七百多万,就这么凭空蒸发,查无对证!”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愤怒是真切的,但更多的是无力。如今审计团队虽掌握了“项目虚报”的初步线索,但涉及的资金流水经过多层拆分,部分关键凭证被人为销毁。
当地官员与企业更是“口径一致”,一口咬定“传承基地还在建设中”“帐目待完善”。
没有实锤证据,就无法对涉案人员採取强制措施,2000余万元的非遗保护资金,眼看就要变成一笔“查不清、追不回”的烂帐。
“或许……我们可以联繫『瓜田守护者』。”沉默许久的副司长突然开口。
他目光扫过露出疑虑的眾人,补充道:“之前的几次公共事件,无论是网络清朗行动还是救灾物资监督,这个帐號都展现出了超凡的信息挖掘和溯源能力,而且其立场始终站在公义一方。或许,它能提供我们常规手段无法触及的视角。”
李司长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
“瓜田守护者”的身份始终是个谜,贸然將涉及国家资金的敏感案件线索交出,风险不小。
但看著桌上堆积如山的审计材料,想到那些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非遗传承人,他最终咬了咬牙:“……可以尝试。走加密渠道联繫,只提供基础审计疑点,不透露具体涉案人员信息,先看看对方的反馈。”
当晚,桑晚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家文旅部非遗保护司”的私信。当她点开附件,看清內容涉及非遗保护资金被大规模蚕食时,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非遗保护资金,是无数濒临失传技艺的救命稻草,也是国家推进“保护非遗”计划的重要保障,她绝不能容忍有人从中作梗。
“系统,”桑晚对著脑中系统轻声下达指令,“检索某县『苗族银饰传承基地』项目的全链路信息。”
过了好一会儿,系统的机械音响起:
【发现异常关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