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牛金星,你真他妈是个天才啊!(第十三更)
二月初十的正阳门外大街,年味儿还没散尽,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崇禎一身青布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扮作个寻常进京赶考的举子模样,混在人堆里走著。他身后跟著三人:家僕打扮的徐启年(提督御前亲军太监),以及同样换了便装、精悍內敛的周遇吉和黄得功,活脱脱一个富家少爷带著一个老僕和两个保鏢。
“少爷,”徐启年凑近半步,低声道,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崇禎听见,“前面那家『正心堂』茶楼,每逢大比之年,最是热闹。各地进京的举子们,常聚在那儿高谈阔论,纵论天下,点评朝政得失。是个听新鲜话儿的好去处。”
崇禎化名朱思明,闻言嘴角微翘,露出点少年人该有的好奇:“哦?那倒要去瞧瞧。走!”
一行人挤进正心堂。茶楼里果然喧闹,几乎座无虚席。空气中瀰漫著茶香、汗味和年轻士子们特有的亢奋气息。靠窗一张大桌旁,几个穿著各色儒衫的举子正唾沫横飞地爭论著什么,声音颇大。崇禎扫了一眼,见墙角还剩一张空桌,便领著三人过去。他自己在唯一一张空椅子上坐下,徐启年、周遇吉、黄得功三人则垂手立在他身后,目不斜视,气度沉凝。
“伙计,一壶龙井,一盘果子。”崇禎学著举子的口吻吩咐。
茶和果子刚上桌,崇禎正准备竖起耳朵听听那些高谈阔论,一个身影就凑了过来。来人二十多岁年纪,穿著半旧的蓝布直裰,皮肤黝黑,带著点风尘僕僕的土气,一看就是外地赶来的举子。他有些侷促地拱了拱手,眼睛瞟著崇禎这张桌子另外三张空椅子:“这位兄台请了,敢问……这三张椅子可有人坐?”
崇禎抬眼打量他,见他眼神还算坦荡,便笑著摆摆手:“无人,兄台请便。”
“多谢多谢!”那人鬆了口气,连忙在崇禎对面坐下,又拱手道,“在下河南府卢氏县人,天启七年举人,姓牛,名金星,表字聚明。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崇禎心头猛地咯噔一下!
本书首发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讚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河南卢氏……牛金星?!
这不就是后世李自成帐下那位赫赫有名的“牛阁老”吗?!他居然进京赶考来了?!
崇禎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瞬间翻江倒海。不行!此人绝不能放跑了!管他將来是阁老还是反贼,现在落朕手里,就得给朕当牛献忠!
他按下翻腾的心绪,也拱了拱手,学著对方的语气:“原来是牛兄,久仰。小弟荆州江陵朱思明,表字省吾。”
“哎呀,朱贤弟!”牛金星一听崇禎年纪轻轻(崇禎如今十七八岁)已是举人,不由得露出几分羡慕和讚许,“如此年轻便中举,前途不可限量啊!贤弟也是来听前辈讲学的吧?”
“讲学?”崇禎故作茫然,“讲什么学?”
牛金星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心想这富家少爷果然不諳世事,解释道:“这几日,常有前辈官员来这正心堂,给咱们这些进京赶考的举子讲解天下大势,据说对写策论大有裨益。贤弟来得巧,今日就有!”
正说著,茶楼中央有人高呼一声:“有请鹿少卿!鹿少卿可是万历四十一年金榜题名的前辈,今日拨冗前来指点我等后进,实乃我等之幸!”
眾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只见靠里一张茶桌旁,站起一位五十岁上下、相貌堂堂、留著部浓密络腮鬍子的男子,一身儒雅的书生打扮,正是崇禎新近提拔的太僕寺少卿鹿善继。
鹿善继朝四周团团一揖,声音洪亮:“诸位同年客气了。再有几日,便是春闈大比,按照本朝体制,三场考试:一场考四书五经,做八股文;一场考『论』、『判』和『詔、表、誥』选一,做官样文章;一场考策论。前两场,诸位都是十年寒窗苦练出来的真功夫,老夫就不班门弄斧了。今日,就与诸位说说这第三场——策论!”
茶楼里顿时安静下来,眾举子都竖起耳朵。
鹿善继捋了捋鬍鬚,继续道:“当今天子,少年英才,登基以来,励精图治,颇有振作乾坤之意!老夫观之,此次大比,天子必定格外关注天下时务!故此,这策论的分量,只怕比往年要重得多!所论之事,也必与当今天下最紧要的困局息息相关!”
底下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鹿少卿高见!”“多谢鹿公指点!”
鹿善继笑著朝眾人拱拱手,然后神色一肃:“诸位虽非死读书的呆子,但老夫既与诸位有缘,便斗胆说叨说叨这『困局』何在!”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了下来:“其一,九边十三镇,五十九万大军!人吃马嚼,嗷嗷待哺!朝廷太仓银年年入不敷出,亏空如海!其二,十三镇军屯,十之七八已被侵占瓜分,名存实亡!其三,陕西、山西二省,负担如山!每年除了要上缴太仓定额和辽餉之外,还要承担八个边镇的民运粮草!更要命的是……”
鹿善继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道:“还要承担八家藩王!数十家郡王!以及不计其数的宗室子弟的禄米!”
他声音带著一种沉痛:“这几年,山西、陕西天灾不断,赤地千里,民难聊生!朝廷收不上粮,藩王宗室的禄米却要支出不少!九边十三镇还有几十万边军嗷嗷待哺,诸位想想,这是什么局面?这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