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心远遁
这些舰船与公开的“矿骡”系列截然不同:採用从暗位面解析碎片和基础物理推演出的、最前沿的隱身技术(能量吸收涂层、空间曲率偽装场);
引擎追求极限的静音和低能量特徵排放;舰体结构为適应长期亚空间/跃迁航行而优化;內部搭载高度自动化系统和生態循环单元。每一艘都是精心打造的“幽灵船”。
“替身”计划:维拉主持。秘密调动资源,在母星各大关键设施(工厂、能源中心、甚至部分“曙光区”外围)部署大量高度擬真的人形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內部骨架由活性金属构成,外表覆盖最新研发的、能模擬生物体温和基本代谢反应的擬生皮肤。
它们被编程为执行简单的维护、巡逻和日常活动,足以在远程操控或预设程序下,维持母星表面“正常运转”的假象。
同时,秘密筛选核心人口(技术骨干、军事精英、部分“曙光区”女性及冷冻胚胎库),开始分批、隱秘地向深空“摇篮”和建造中的“幽灵舰队”转移。
“种子”研究与理论储备:张阳亲自抓。
武器理论:所有大型杀伤性武器的实体研发暂停,但理论研究转入更深层的地下。
集中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利用量子超算,全力推演基於强相互作用力(“水滴”方向)、真空衰变(理论禁区)、引力奇点操控等“基础规则武器”的可行性模型。
目標不是现在製造,而是为未来储备“弒神”的知识种子。
天使研究:成立绝密项目“光翼解剖”。通过天使制裁时残留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光谱分析,通过暗位面中捕捉到的(在抹除自身信息前)关於天使战斗模式的零星碎片,
结合张阳前世记忆中对天使能力的模糊了解(超级基因、神体、暗能量驱动、烈焰级武器),构建天使战斗力的分析模型。
研究重点:神体的能量防御閾值、再生机制的弱点(是否存在超速再生极限?)、对特定物理规则攻击(如绝对零度、强引力撕扯)的抗性、暗能量驱动的核心节点等。
不求战胜,只求理解,寻找未来可能的“弱点”。
暗位面隱匿升级:陈镇团队在废墟中重建,任务更艰巨:
研发更高效、更难以被探测的“信息橡皮擦”技术(小范围、瞬时应用,用於抹除逃亡舰队启动瞬间的痕跡);
完善深空“摇篮”的暗位面屏蔽系统,做到真正的“宇宙尘埃”级隱匿。
时间在表面的“重建”与地下的“狂飆”中继续流逝。母星上空,天使的监控卫星如同不眨眼的眼睛。
偶尔有高阶天使的身影如同惊鸿般掠过天际,带来一阵令人窒息的威压。
张阳站在元首堡垒的阴影中,看著外面那些在天使“注视”下“辛勤工作”的机器人“工人”,看著天空中不时划过的圣洁流光。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活性金属眼眸深处,燃烧著永不熄灭的冰冷火焰。
维拉送来最新的报告:
“『幽灵舰队』首批三艘『夜梟级』指挥/殖民舰龙骨铺设完成,
核心跃迁引擎原型进入地面测试…第七批核心技术人员及家属共1200人,已通过偽装成矿石运输船,安全抵达『摇篮-7』…擬生皮肤机器人生產线全负荷运转,库存已达预定目標的35%…”
凯恩发来加密通讯,仅三个字:“刀已磨利。”
陈镇则匯报:“『瞬时橡皮擦』原型机在模擬对抗天使级信息扫描中,成功率提升至18.3%…代价是核心谐振晶体过载报废。”
张阳默默听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冰冷的金属桌面。每一次敲击,都仿佛在计算著与天使监控死角的距离,计算著逃亡窗口期的概率。
“还不够快…但,快了。”他望向深邃的、被天使光芒“点缀”的星空,那里隱藏著他真正的未来。
“继续麻痹她们,继续准备。等待…等待一阵足够大的『风』,能吹散天使视线的风…或者,我们自己製造一阵混乱的风…”
整个赫拉克勒斯文明,如同一张被拉到极限的强弓,箭已上弦,弓手屏息凝神,所有的力量都积蓄在引而不发的剎那,只等待著那一个…必须完美的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