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金属基质与模擬生物电信號完美耦合,无衝突跡象!”

“能量循环稳定,自我修復模块激活…修復速率符合预期!”

“理论模型验证…通过!重复验证…通过!”

压抑了十年的欢呼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衝垮了实验室的沉寂!

研究员们激动地拥抱、跳跃,泪水混合著汗水肆意流淌。十年地狱般的煎熬,无数次失败和绝望的深渊,终於在这一刻,迎来了理论上的曙光!

这不仅仅是“普罗米修斯”的成功,更是“金属生命基质”理论在完整生命形態层面的巨大突破!

它验证了通过基因编辑和活性金属整合,实现近乎无限寿命、强大自愈力和物理强度的可能性!

张阳的永生之路,在理论上,被打通了!虽然距离实际应用(尤其是对现有活人的改造)还有漫长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的道路要走,但最坚实的基石,已经奠定!

张阳没有欢呼。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著培养罐中那闪烁著生命光辉的金属人形,眼神深邃如渊。

十年的殫精竭虑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跡,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更加冰冷。

就在永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方舟”研究所的另一个角落,

一个相对冷门的研究小组——负责为永生技术提供超算支持和宇宙背景辐射数据分析的“深空信息组”——也在进行著枯燥的工作。组长陈镇,一个沉默寡言、带著厚重眼镜的前天体物理学家,

正带领团队调试一台刚刚完成升级的、利用活性金属和特殊晶体构建的超级信息接收与处理阵列。

这台设备原本设计用来捕捉和分析宇宙深空辐射中的微弱信息流,试图寻找外星文明的蛛丝马跡,或者为“星槎”导航提供更精確的星图。

在一次常规的、提高阵列灵敏度的极限测试中,陈镇將接收频率调整到了一个理论存在但从未被有效探测到的、被称为“虚空之弦”的极低频段。

突然,阵列的主屏幕爆发出一片无法理解的、狂暴到极致的乱码洪流!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故障?能量过载?”助手惊呼。

“不…等等!”陈镇死死盯著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飞速敲打,试图过滤和解码这海啸般的信息,“频率锁定!降噪算法加载最高级!启用活性金属谐振解码协议!”

狂暴的乱码在强大的算力和陈镇预设的特殊解码算法下,如同被驯服的野兽,开始显现出惊人的规律和结构!屏幕上不再是乱码,而是…影像!无比清晰的影像!

那是…王都毁灭的瞬间!从无数个角度!熔融的金属巨浪吞噬城市,衝击波將钢铁建筑像纸片般撕碎,

人们在数千度的高温中瞬间气化…影像中还夹杂著海量的、无法理解的能量读数、空间坐標碎片、甚至一些模糊的、仿佛来自更高维度的低语!

陈镇的心臟几乎停止跳动。他颤抖著手,將接收点的时间坐標略微前调。

更早的影像出现了:战前王都的喧囂街道,某个研究所內(赫然是张阳前世被夺走成果的场景!虽然模糊),

甚至…更早…一片混沌的星云,恆星的诞生与死亡…无穷无尽的信息,仿佛整个宇宙过去发生的一切,都被某种无法理解的力量记录了下来,储存在这个看不见摸不著的“暗位面”中!

“暗…暗位面!是暗位面!”

陈镇失声叫道,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变调,“天啊!它…它记录了一切!

宇宙的资料库!歷史的档案馆!” 他立刻意识到这发现的恐怖价值——超距通讯?绝对的信息掌控?追溯歷史真相?预测未来可能性?这简直是神之领域!

他不敢耽搁,立刻將加密的最高级別警报和初步分析报告,发送至元首的私人终端。

当张阳还在为“普罗米修斯”的成功和“暗位面”的震撼发现而心潮起伏(虽然表面依旧冰冷)时,“星槎”工程的进展也终於迎来了决定性的突破。

位於星球赤道附近、远离主要辐射区、依託一座巨大死火山口建造的“星槎”基地,是整个废土世界最庞大、最繁忙、也是最充满希望(或者说绝望中的挣扎)的地方。

十年间,在维拉近乎冷酷的资源调配和凯恩铁血手段的保障下,这里匯聚了数十万工人、工程师和技术员。

基地的景象如同一个巨大的、疯狂的金属蜂巢:

高耸入云的巨型龙门吊如同钢铁森林,吊装著用星球上最坚韧的合金铸造的、厚达数米的飞船骨架分段。焊接的火日夜不息,如同永不落幕的烟,照亮了铁锈色的天空。

深入地下的熔炉日夜咆哮,冶炼著从星球各个角落、甚至是从高辐射废墟中挖掘回收的特殊金属。

工人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穿著简陋的防护服,许多人身上布满了辐射灼伤的疤痕。

由“方舟”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的精密製造区內,工程师们利用活性金属纳米列印技术和从暗位面信息中解析出的部分材料配方,

小心翼翼地製造著飞船的核心部件——超导磁约束聚变反应堆引擎、生態循环系统的核心维生模块、以及利用暗位面理论初步设计的超空间跃迁引擎的雏形(儘管还远未成熟)。

凯恩的“掘进者”部队如同最凶悍的工头,监督著每一个环节,用鞭子和枪口確保著进度和质量。

任何懈怠、偷工减料或破坏行为,都会招致最严厉的惩罚。基地外围的绞刑架上,悬掛著不止一具尸体,警示著所有人。

困难超乎想像:

材料:虽然星球金属资源丰富,但符合深空航行要求的特种合金冶炼极其困难,废品率极高。

能源:聚变引擎的稳定性和小型化是巨大挑战,数次试验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毁。

环境:无处不在的辐射和金属粉尘对精密仪器是噩梦,维生系统的密封性和抗辐射性要求达到变態级別。

技术断层:核战毁灭了太多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许多环节需要从零摸索,依靠张阳的高维思维和“方舟”研究所的解析能力强行推进。

十年呕心沥血,百万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浇灌。终於,在永生技术突破、暗位面被发现后不久,一个足以载入赫拉克勒斯史册(如果还有未来史册的话)的消息,从“星槎”基地传来:

“『星槎』原型舰——『方舟一號』主体建造完成!核心聚变引擎首次全功率点火测试——成功!

基础维生系统循环测试——通过!船体结构强度测试——超预期达標!重复:主体建造完成!核心系统测试通过!请求元首检阅!”

消息如同惊雷,瞬间传遍了元首堡垒、“方舟”研究所和“星槎”基地!

十年压抑的绝望,在这一刻,被一股难以置信的、混合著狂喜、悲壮和渺茫希望的复杂情绪点燃!

张阳站在元首堡垒的最高观察平台上,通过高倍光学设备,遥望著远方赤道地平线上那巍峨耸立的巨大阴影。

即使相隔遥远,那艘由废土的绝望与不屈铸就的钢铁巨兽的轮廓,依旧清晰可见。它粗糙、狰狞,布满了焊接的疤痕和厚重的装甲,

完全没有优雅的流线型,更像一柄为了撕裂星空而锻造的、巨大无朋的钢铁战斧!舰体上,“方舟一號”几个巨大的赫拉克勒斯文字,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著冰冷而坚定的光芒。

维拉站在他身侧,一向冰冷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波动。凯恩则咧开嘴,露出一个混合著自豪和残忍的笑容,仿佛那巨舰是他用敌人的骸骨堆砌而成。

张阳缓缓放下观测镜。远方,“方舟一號”的引擎喷口似乎还残留著测试点火时那幽蓝色的、象徵著可控核聚变伟力的光晕。

脚下,是满目疮痍的废土;手中,紧握著永生技术的钥匙;脑中,迴响著暗位面那蕴含无限可能的低语;眼前,是通往星辰大海的第一块踏脚石。

十年铁血,十年挣扎。从绝望的深渊到此刻站在通往未知的起点,赫拉克勒斯文明,这个诞生於金属地狱的奇蹟,

终於在灭绝的边缘,用铁与火,为自己锻造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通往未来的可能性。

他转过身,声音清晰地传遍指挥中心,也通过通讯频道传向“方舟”和“星槎”:

“『方舟一號』…成功了。”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重若千钧,为这地狱般的十年铁雨纪元,画上了一个带著钢铁迴响的、通往未知深空的顿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