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族人的成长与变化!
岁月如梭,陈启安已至十五,身形挺拔如修竹,眉宇间褪去了最后一丝稚气,那份源自万物图鑑增益的沉稳气度,混合著少年家主的锐意,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
家中產业在他手中运转得越发顺畅,无论是揽月居的声名远播,还是金缕阁“琚”字印记的愈发耀眼,都彰显著他的能力。
然而,隨著他年岁渐长,一项新的“家族任务”便悄然落在了他身上——关於未来“家主夫人”的种种打趣与试探。
晚膳时分,往往是陈家最热闹的时候。
弘玥(玥儿)和弘瑛(瑛子)两个小丫头在乳母怀里咿呀学语。
弘渊依旧安静,瑞霖则埋头苦吃,补充著练武消耗的巨大能量。
“平安吶。”
柳芊芊放下筷子,笑眯眯地看向这位家族长子,如今她早从生產的虚弱中恢復过来,修为的磅礴向前与再为人母的经歷使得其英气中更添一份母性的柔光。
“前儿李掌柜家的夫人来串门,可是旁敲侧击问了好几次你呢,说他家小女儿年方十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可人儿…”
“是啊是啊,”
苏晴也笑著接话,明媚的眼中满是促狭。
“还有悦来居东家的侄女,听说也是个爽利性子,跟芊芊妹子倒有几分像呢!”
苏婉虽未明说,但眼中也含著笑意,显然对此事也是乐见其成。
陈启安面不改色,夹了一筷子碧心果拌的清爽小菜放入口中,细嚼慢咽后才从容道:
“二娘、三娘莫要打趣。
儿子年方十五,父亲当年亦是十八方才成家立业,此时谈婚论嫁,为时尚早。
当务之急,是协助父亲將家族根基打得更牢靠些。”
他语气沉稳,理由充分,儼然一副少年老成的家主风范。
“听听,听听!”
柳芊芊故意拍了下桌子,对陈返笑道。
“返哥,你儿子这腔调,跟你当年推脱我们姐妹时一模一样!是不是你教的?”
陈返正给怀里的弘瑛擦嘴角的米粒,闻言失笑,看向长子,眼中带著理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
“平安说得有理。男子汉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方是正道。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带著几分过来人的调侃。
“若有合心意的好姑娘,早早定下也无妨,免得像为父当年,差点被你们几个『强抢』了去。”
这话顿时引得苏婉、苏晴、柳芊芊一阵娇嗔,连洛清漪也忍不住抿唇轻笑。
席间气氛更加欢乐。
陈启安面上微红,却也无奈地摇头,知道这话题是躲不过去了,只能任由长辈们打趣。
然而,他沉稳的外表下,心湖並非毫无波澜。
每当家人提及此事,一个温婉嫻静的身影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他心头。
青梅绕指柔,文远女周瑾。
那身影,正是管家周文远的长女——周瑾。
周瑾比陈启安痴长三岁,今年已满十八。
她从小在陈家长大,是看著平安从当初孩童长成如今少年家主的。
她性情温婉,心思细腻,行事稳妥,颇有乃父之风。
虽因著周文远的身份,她名义上仍是“下人”,但实则与陈家几位小姐一同长大,情同姐妹,尤其与苏婉、苏晴亲近。
陈启安对这位年长他几岁的“瑾姐姐”,从小便存著一份特殊的亲近与依赖。
年幼时,是她牵著他的手在园学步;
启蒙时,是她在一旁安静地研磨,看他习字;
他初掌家事手忙脚乱时,是她不动声色地查漏补缺,將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存在,如同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在他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这份青梅竹马的情谊,隨著年岁增长,早已悄然转化为少年心底最隱秘也最珍视的情愫。
周瑾待他,亦是关怀备至,那份温柔中,渐渐多了几分少女的羞涩与倾慕。
两人之间,虽未曾点破,但眼波流转间的默契,相处时那份自然的亲昵与旁人无法介入的和谐氛围,早已被家中明眼人看在眼里。
周文远对此,更是心知肚明,乐见其成。
他深知女儿心意,更明白以陈启安的身份地位,不说將女儿嫁入陈家为正妻了,即便是平妻乃至妾室都是天大的福分。
只是他为人谨慎,从不僭越,只默默將这份心思压在心底,更加勤勉地为陈家效力。
而当然的,隨著陈家的蓬勃发展,周文远的小家『周家』也並非停止不前,甚至隱隱有几分崛起庞大的发展在其中。
隨著陈家势力在清水镇乃至郡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陈家大管家的周文远,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他名字与县丞周文清仅一字之差,早年便有人猜测是否同宗。
一次偶然机会,县丞周文清更是借著陈家宴请的机会,不著痕跡地向周文远提起了此事。
周文远起初並未在意,毕竟二者身份悬殊,其心知肚明,不敢肆意高攀。
但架不住陈家的声势越发庞大以及周文远本人的越发乾练得体,周文清对此事反而越发提起兴致。
加上周文清刻意寻访族谱,一番运作下来,两家竟真的“认祖归宗”了!
周文远被“追认”为周文清远房族兄一支流落在外的血脉,正式归入县丞周氏一脉。
此举虽有攀附联合之嫌,但在讲究宗族门第的时代,也並非罕见。
周文清得了陈家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姻亲”,在县衙內话语权更重;
周文远则摆脱了纯粹的“奴僕”身份,成了有官身背景的“周家族人”。
其女周瑾自然也从“管家之女”变成了“县丞族侄女”,身份陡然拔高。
身份的改变,带来的是更广阔的社交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