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招收流民!渐成规模!
隨著时间流逝,南疆战乱被迅速镇压的消息也是迅速传遍了清水镇和周边的村落。
朝廷大军摧枯拉朽,那些主要由飢饿流民组成的叛军,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普遍修炼了基础武道的官军面前,確实如同陈返所料,不堪一击。
捷报传来,镇上和村里压抑许久的气氛终於为之一松,人们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然而,战乱虽平,其带来的疮痍却远未抚平。
大量家园被毁、田地荒芜的流民,如同退潮后滯留在沙滩上的鱼虾,依旧滯留在清水镇周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流民聚集点。
他们衣衫襤褸,眼神茫然,为了一口吃食可以出卖一切。
对於陈返而言,这场预料之中的胜利並未让他放鬆警惕,反而印证了他之前的准备是何等必要。
战乱带来的直接威胁解除了,但流民问题却成了新的、更现实的挑战。
这些失去一切的流民,既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却也蕴含著……巨大的“资源”!
“婉儿,晴儿,芊芊。”
陈返召集三位妻子在书房商议。
“战乱已平,是好事。但镇外那些流民,数量不少。
官府賑济有限,时间久了,恐生事端。对我们陈家而言,这或许是个机会。”
苏婉心思细腻,立刻明白了陈返的意思:
“相公是想……招揽些人手?”
“不错!”
陈返点头,目光炯炯,
“我们陈家產业要升级,红玉稻要扩大种植,铁背山猪的驯化需要更多人手照料,禽舍规模也要进一步扩大,还有围墙的日常维护、巡逻……光靠现有的两名长工和王大娘她们偶尔帮衬,已经捉襟见肘。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如今库房虽还有些积蓄,但与其坐吃山空,不如趁此良机,吸纳些可靠的流民,充实我陈家门庭!”
“可是,流民良莠不齐……”
苏晴有些担忧。
“所以我们要精挑细选!”
陈返早有打算。
“首要目標,是那些拖家带口的!有老婆孩子羈绊在身的人,行事会多几分顾忌,也更容易融入我们家,把这里真正当成安身立命之所。
其次,要看品性和能力。身强力壮、老实肯乾的优先,若有特殊手艺,更是难得!”
柳芊芊最是兴奋:
“这个好!我爹武馆里也有些护院的位置空著,可以从流民里挑些好苗子!有我们武馆的名头镇著,不怕他们不安分!”
计划既定,陈返立刻行动。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带著柳芊芊以及一名稳重的长工,亲自去到镇外最大的流民聚集点。
入眼的景象令人心酸。
破败的窝棚连绵,空气中瀰漫著绝望和疾病的气息。
陈返没有选择施粥放粮,而是直接掛出了招工告示:
陈家招工:
长工数名:身强力壮,老实肯干,负责田地、禽畜、杂役。管吃住,月钱八百文!
管家一名:需识字,懂算帐,为人稳重可靠。月钱一两二钱!
厨娘一名:手艺乾净利落。月钱七百文!
护院两名:体格健壮,略通拳脚者优先。月钱一两!
要求:有家室者优先,品行端正,愿签长契(非卖身契,但有约束条款)。
这条件,在流民眼中简直是天籟之音!
尤其是“管吃住”和“拖家带口优先”两条,瞬间点燃了希望。
很快,陈返面前就排起了长队。
柳芊芊眼光毒辣,专挑那些眼神尚存清明、体格结实、身边有妻儿老小的人询问。
陈返则观察细节:
手脚是否乾净利落,回答是否老实,对家人的態度如何。
而到最后也是招收了两个家庭以及数名精壮劳动力融入陈家。
周文远,约三十五六岁,面容清癯,带著书卷气,曾是南边一个镇子上的落魄秀才,因战乱家產尽毁。
妻子李氏,温婉勤快,做得一手好针线。
女儿周瑾,年方十岁,眉清目秀,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眼神却透著灵动。
陈返考校了周文远的学识和算帐能力,发现其基础扎实,谈吐得体,当即拍板录用为管家!
李氏可做针线帮工,周瑾则正好可以给平安(启安)做个玩伴,一起读书识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