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星之上,清辉漫洒。

元辰望著光幕中林野四人的身影隱没在通道尽头,指尖轻叩虚空的动作缓缓收住。

他转过身,目光落向封神榜投影正中央那道朦朧的身影;

天庭天帝的虚影正悬浮在云层繚绕的神座上,周身虽环伺著帝王仪仗,抬手投足间却透著僵硬,宛如一尊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木偶,连眸光都失了神采。

“天帝如今的状况,诸位看在眼里?”元辰的声音平平淡淡,却像一块青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眾神意识中盪起层层涟漪。

封神榜內沉寂片刻,哪吒脚踏风火轮的虚影自云层中跃出,清脆的声音里裹著几分无奈:

“稟天尊,天庭共主之位始终难定。昊天上帝、玉皇大帝、太一天帝……眾生信仰驳杂,各执一词,连神號都无法统一。

就像台戏班子同时唱著三出不同的戏,主角的脸都被糊成了一团,哪能凝聚出真正的神格?”

他指尖一弹,一道红光掠过封神榜,將天帝虚影身旁的四御神祇也显了出来。

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等身影同样模糊,虽比天帝多了几分威仪,却也如提线木偶般缺乏灵动,连眉宇间的威严都带著几分刻意。

“就连四御这般尊贵的神职,也因信仰分流,只能维持虚影形態。”

哪吒轻嘆一声,“佛门的释迦牟尼佛亦是如此,东土信『如来』,西域称『佛陀』,连法相都无法稳定。”

元辰听完,指尖在虚空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封神榜外的月星陨石突然震颤起来,无数碎石如归巢之鸟般簌簌匯聚,在他掌心凝成一尊三足两耳的乾坤炉。

炉身刚一成型便腾起金色火焰,將周围的陨石尽数融化,化作缕缕银白色的流质,在炉口盘旋流转。

“信仰驳杂,便以天道统之。”元辰屈指一弹,乾坤炉中飞出一颗拳头大的珠子。

那是颗通体莹白的圆珠,表面流转著细密的星辰纹路,正是元始天尊信仰中標誌性的“黍米宝珠”。

他以神念牵引,將宝珠投影至天帝虚影头顶,“此珠承载诸天信仰本源,再依『道一印』承之。”

黍米宝珠落在天帝虚影眉心的剎那,封神榜內突然响起震耳轰鸣。

原本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头戴十二旒冕冠,每一缕旒珠都泛著温润光泽;

身著玄色龙纹帝袍,龙纹在金光中似要腾跃而出;

眉心那颗天道印散发出淡淡的金光,將驳杂的信仰之力梳理成有序的气流,在周身环绕成环。

虚影眼中终於有了神采,却透著俯瞰眾生的漠然,再无半分之前的呆滯,仿佛瞬间勘破了三界轮迴。

“太上开闢,歷劫万千,昊天玉皇,统御三界!”苍老而威严的声音自封神榜內响起,正是融合天道印后凝聚的神號,带著不容置疑的威压。

四御虚影率先躬身下拜,紧接著是太白金星、李靖等眾神,连佛门的如来虚影都微微頷首,齐声道:“吾等参见陛下!”

玉皇大帝目光缓缓扫过眾神,最后落在元辰身上,微微頷首:“见过天尊。”

“不必多礼。”元辰摆了摆手,语气平静,“道一印虽能统合信仰,却也让你神格趋近天道,此后当以三界秩序为重。”

玉皇大帝缓缓点头,声音里再无半分情绪起伏:“自当如此。”

元辰转头望向蓝星方向,眸光似能穿透星海。他忽然看向封神榜內的眾神,淡淡问道:“看著蓝星眾人修行成果,尔等有何意见?”

太白金星上前一步,拂尘轻扫,声音带著几分悵然:“回天尊,臣等虽居天庭神职,终究是信仰凝聚的虚影。

他们修行,是在亲手打磨道基,每一分气血、每一缕神魂都是自身所有;

而臣等的神通,不过是镜水月,靠著眾生记忆流转,终究缺了份『真实』。”

旁边的李靖也嘆道:“是啊,就像那凡间武者挥拳时的气血狼烟,修士念咒时的神魂波动;

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练出来的,比吾等这些『借来』的神力扎实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