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山的阴影隨著月球自转缓缓游移,元辰已在此静坐三日。

丹田內的黑洞愈发沉凝,金色信仰之力如奔涌的潮汐般连绵涌入,其间竟悄然掺了些玄青与絳紫的气流。

他神念轻扫,便將蓝星各地景象尽收眼底;

三清殿內,元始天尊神像前香火最盛,两侧道德、灵宝二像的香菸竟如灵动的游蛇般蜿蜒扭曲,最终与元始神像的烟柱缠作一股,化作璀璨金流直奔月球而来。

“果然如此。”元辰指尖轻点虚空,眸中闪过一丝瞭然。当“元辰即元始天尊”的认知在民心扎根;

那些“一气化三清”“太上化盘古”的古老传说,便成了信仰流转的无形桥樑。百姓既信他是开天闢地的道祖,自然將三清视作一体,连带著另外两位天尊的信仰也循著这份认知,一併送抵他身前。

他忽然忆起明虚老道曾奉上的《道门诸神谱系》,开篇那句“三清同源,一气化三身”,彼时只当是典籍记载,此刻方知,这信仰之力竟真能循著经文轨跡流转。

神念再展,覆盖范围远超往昔。这一次,他瞧见的不止是道门香火;

妈祖庙前,渔民祈求平安的愿力化作莹白光点;

关帝庙中,商人敬奉的忠义之气凝成赤红流火;

甚至某些动漫展上,信徒对著孙悟空手办许下的“变强”心愿,也化作细碎金光缠绕在玩偶周身。

这些光点纯粹却散乱,远不如三清信仰那般凝实成流。元辰试著引动一缕关帝庙的赤红愿力,那光点在空中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恋恋不捨地落回神像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上。

“没有统一的认知核心,便难脱载体吗?”他若有所思地轻抚指尖。

这些信仰尚显稚嫩,灵气初现不过数月,还未形成足以孕育“神格”的土壤,但谁又能断言,百年千年后,不会有灵智自这些光点中悄然觉醒?

念头流转间,前世网络上《一人之下》的漫画情节忽然浮现在脑海。

那些借神佛信仰为引的符籙之术,还有能暂借神明权柄的神格面具,不正是此刻信仰之力的绝佳用武之地?

“既承了『三清』之名,总该有件像样的法器。”

元辰缓缓起身,周身真炁骤然勃发。紫金色炁流在掌心翻腾旋转,又有丝丝缕缕的眾生信仰融入其中,交织间眨眼化作一尊三足两耳的巨大炉鼎。

炉身流转著星辉般的纹路,正是以自身真炁模擬出的元始天尊法器“乾坤鼎”虚影,鼎身还隱约泛著信仰之力特有的温润光泽。

“去。”他轻喝一声,神念如长鞭破空而出,精准捲住三十万公里外一颗直径百米的陨石。

那通体漆黑的天体在真炁牵引下破开真空,拖著炽烈的焰尾撞入鼎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火星四溅如烟乍放。

“不够。”元辰眉头微蹙,屈指连弹。紫金色真炁化作九道长虹,分別捲来九颗大小不一的陨石,接连投入炉鼎。

陨石相撞迸发的碎屑被鼎壁牢牢锁住,在真炁灼烧下渐渐熔成一汪滚烫的银色流质,泛著金属特有的冷光。

紧接著,他深吸一口气,丹田內的信仰之力骤然沸腾,引动蓝星眾神的信仰交织成网。

三百六十五缕不同色泽的炁流自指尖飞出,每一缕都裹著某位道家正神的信力;有紫薇大帝的威严如烈日,文昌帝君的文气似春风,东岳大帝的厚重若山岳……

这些炁晶在空中凝成栩栩如生的微型神像,正是百姓认知中诸神的模样,眉眼间竟带著几分鲜活的灵动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