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虎原是头流浪的幼崽,数月前被进山觅食的老猿捡了回来,那时玄都山尚未设阵,也无军人看守,便在山里扎了根。
这几日山间灵气愈发浓郁,虽说它们无法吸收灵气,但也受了其滋养身形壮了数圈,灵智也比正常野兽高了些许,虽无法达到小说中妖族的程度,却已通人性,与猴群亲如一家。
“万物有灵,倒也是段奇缘。”元辰起身走近,猿猴们见他来,纷纷停下嬉闹,对著他作揖似的拱手,猛虎也低头蹭了蹭他的袍角,喉咙里发出温顺的呼嚕声。
他望著眼前一虎一猴,忽然想起前几日与凌风子所言的[万法並行]。世人有修行之路,妖族为何不可?
心念微动,元辰轻唤一声:“小珠,推演一套妖族修行的基础法门。”
“收到”熟悉的机械声音响起,伴隨著许久未见的界面,渐渐元辰身体中冒出一个个光团融入前方两个模型之中。
片刻后……“宿主,妖族筑基到后天的功法已推演完毕,请及时查看。”
“倒是快。”元辰闭眼细细感悟其中,睁眼时,眸中已映出整套功法的脉络,他指尖在虚空划过,將那些关於妖血淬炼、煞气搬运、妖气凝聚的法门细细梳理,沉吟片刻,口中吐出四个字:“《妖仙初卷》。”
此卷只推演至妖气之境,恰合眼下这对生灵的根基。他看向青石坪上仍在亲昵嬉闹的一虎一猿,指尖分別弹出两道淡金流光,精准没入它们眉心。
老猿猛地捂住额头,眼中闪过迷茫,隨即化为清明,那些关於如何吞吐山月精华、如何以攀援之姿淬炼四肢的法门,如烙印般刻进了脑海。
斑斕猛虎也低啸一声,蹲坐在地,爪子无意识地按在地面,仿佛正循著功法中[虎扑震血]的要诀暗自发力。
“此乃《妖仙初卷》,前三境的修行之法已传入你二脑海之中。”元辰的声音在它们耳畔响起,带著淡淡的灵气波动,“好生修炼,莫要辜负了这玄都山的灵气滋养。”
老猿似懂非懂,对著元辰深深作揖,眼底的灵动又深了几分;
猛虎则晃了晃脑袋,起身时脚步竟比先前沉稳许多,转身跃向林间时,背脊起伏间隱隱有气血流动的微光闪过。
元辰望著它们的背影,指尖轻捻:“妖道初开,且看看这天地,能养出何等气象。”
ps给你们看一下妖族的修行境界划分,相当於人族养生到后天境界——
妖族体系
以“妖血凝聚→气血生煞→妖气成罡”为脉络,各境界与武者、法师体系形成战力对应:
1. 妖血境:野兽开启灵智,通过本能吐纳天地灵气、模仿猎食动作(如虎扑、鹰击)淬炼肉身,將精血凝聚於心臟,生成“妖血”(比凡血浓稠三倍,呈暗红色,流动时带微光),是妖族力量的本源。
初凝:妖血仅存心臟周围,肉身强度是同类5倍(如野狗可撕钢板、家猫能跳三丈),灵智如稚童,能听懂简单指令,寿元100-150年。
流转:妖血沿血管蔓延至四肢,可短暂激发“兽化”(如狼族指甲变长、熊族肌肉膨胀),力量、速度翻倍(猛虎可一掌拍碎巨石,雄鹰能叼起千斤),能说单字人言,寿元200-300年。
战力:初凝境堪比养生境武者(能打五六个壮汉),流转境接近明劲武者(可断木裂石,刀剑难伤),胜在肉身本能反应更快,適合丛林搏杀。
2. 生煞境:妖血充盈全身,心臟搏动时催生出“煞气”(呈灰黑色,附於体表),可隨动作外放半尺,兼具腐蚀性与衝击力,类似武者的“內劲”,但更狂野。
煞显:煞气可离体半尺,触之草木枯萎,一拳一脚带腥风,能隔著木板震碎砖块(类似暗劲“隔物传力”),灵智如少年,可与人正常交流,寿元300-400年。
煞聚:煞气凝聚成雾(范围三尺),可主动包裹拳头或利爪,撕裂钢铁如纸片,轻功可踏水(比化劲武者更稳,因肉身更重)。寿元400-500年。
战力:煞显境等同暗劲武者(可碾压十名明劲),煞聚境接近化劲巔峰(一拳碎碑、煞气腐蚀能破內力护盾),肉身抗打击力远超同阶人类(硬接子弹仅留血痕)。
3. 妖气境:煞气经吐纳炼化,转化为青黑色“妖气”(比煞气更凝练,带灵韵),可如武者“內力”般操控,化形为爪、为刃、为盾,寿元500-600年。
妖气护体:体表覆妖气罡膜,可硬抗步枪扫射(子弹触之弹开),先天武者的真气攻击能挡下两成。
种族天赋觉醒:如狐族妖气带迷幻(可惑暗劲武者)、蛇族妖气含剧毒(沾之皮肤溃烂)、鹰族妖气附风(速度快过奔马)。
半化人形:可化半身人形(如人身兽首),方便使用工具或兵器,妖气操控更灵活(如用妖气化绳捆绑敌人)。
战力:等同后天境武者(內力境),妖气外放五丈可斩钢筋,凭肉身强度能硬接手榴弹,適合正面强攻,缺点是妖气消耗快(需频繁进食补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