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拳收于丹田时,气劲在体表形成三层防御:外层如流水缓衝(可卸去木棍八成力道),中层似裹铁甲(硬抗菜刀劈砍仅留白痕),內层若磐石扎根(受壮汉衝撞纹丝不动)。反击时气劲如海啸爆发,双拳齐出可掀飞丈內的八仙桌,桌面在半空崩成碎片,而散落的木屑会被气劲场裹挟,化作漫天飞针,擦过皮肤便能留下血痕。

二、掌法透杀:《鸿蒙破妄掌》三式夺命

1. 开天印掌

双掌合十下沉时,气劲从膻中穴喷涌而出,形成扇形气浪,直径达3米。拍向青砖墙面,会震出一个宽三尺、深半尺的掌印,砖缝中渗出的粉末带著灼热感(气劲摩擦生热);若拍向人群,气浪可同时扫倒五人,中招者胸骨凹陷,口鼻溢血——即便躲在木门后,门板也会被气劲压成齏粉,碎片嵌进皮肉如中暗器。

2. 破妄穿掌

单掌竖刺时,气劲沿前臂尺侧筋膜凝成半寸粗的“气针”,指尖泛起寒芒。穿刺30cm厚的土墙时,针状气劲会先“软化”砖石结构,再顺势钻入半寸深,墙面上仅留下一个小孔,周围却无多余碎块(气劲精准收束之故)。用於点穴时,指尖可穿透三层衣直抵皮肉,戳中“人中穴”能让昏迷者瞬间惊醒,戳中“气海穴”则使对手气血逆行,当场瘫倒。

3. 鸿蒙覆掌

掌心朝下按压时,气劲沿地面扩散成环形震波,半径5尺內的青石板会齐齐炸裂,裂纹如蛛网蔓延。踏地时震波可掀飞周围来敌,使其如遭重锤撞击,落地时骨裂筋断;若用於救灾,覆掌气劲又能变得柔和,轻按坍塌的木樑时,可借气劲“托举”之力缓慢移开,不伤及下方受困者——刚柔隨心,正是此掌妙处。

三、腿法崩山:《玄黄踏天腿》三式撼地

1. 玄黄踏地腿

单腿屈膝上提时,气劲聚於足底如铅球坠地,踏在青石板上会震出直径三尺的龟裂,石板碎片飞溅半丈高。若踹向2吨重的轿车,脚掌接触瞬间,气劲先化作“缓衝垫”(保护脚踝不受反震),再变作“推进器”,可將轿车横向踹飞5米,车门凹陷半尺,车窗玻璃全碎,而鞋印仅浅淡一抹(气劲卸力之效)。

2. 缠龙绕腿

双腿交叉如麻时,气劲在膝间互缠相推,扫出时带起旋转风柱,直径两米內的落叶、沙石会被捲成旋涡。扫击一排木桩(碗口粗),可使其从左至右依次螺旋断裂,断口倾斜角度丝毫不差;若扫向人群,风柱中的气劲会像无形绳索,將对手卷得腾空旋转,落地时筋骨错位,半天爬不起来。

3. 踏天蹬腿

直腿前蹬时,气劲从足跟直射脚尖,形成半尺粗的气柱,隔空一尺可击退百斤铁球,使其撞在墙上发出闷响。蹬向人体胸口,气柱会穿透衣物,震得对方倒飞三丈,落地时胸骨塌陷(內腑尽碎);即便是蹬在半尺厚的铁板上,也能踹出浅坑,铁板背面的油漆层因气劲衝击而剥落。

四、针法济世亦杀生:气针四式的双面性

1. 气针缠筋术

以三寸缠筋针施针时,气劲沿针体螺旋下行,可穿透三寸皮肉直达筋膜粘连处,松解十年陈积的“老伤”(如偏瘫患者的关节僵硬),施针后患者即刻能抬臂。若用於搏杀,针尖气劲可精准刺入对手“麻筋”,使其整条手臂瞬间失去知觉,即便穿著手套,也挡不住气劲透布入体。

2. 续骨缠筋针

对粉碎性骨折施针时,气劲沿骨膜形成张力网,可牵引碎骨自动归位(x光下可见碎骨如被丝线拉动),配合外敷药膏,半月即可长骨痂。若用於制敌,短针斜刺入对手腕骨缝隙,气劲会搅乱其骨膜神经,使其手腕无力握物,剧痛如骨裂,却不留外伤痕跡。

3. 填精固肾针

刺入肾俞穴时,气劲带温润感入体,可激活肾虚者的肾精,三针后便能使乏力者重拾力气。若用於偷袭,针尖气劲可顺著肾经逆行,使对手瞬间腰腹绞痛,冷汗直流,战力锐减七成——医道救人,亦能化作阴招。

4. 息脉通玄针

针入五臟俞穴时,气劲隨胎息(心率25次/分)在体內形成周天循环,可唤醒昏迷者。若用於绝杀,气劲会突然逆转,阻塞对手心脉,使其在无声中倒地,面色如常却已断气,堪称“杀人於无形”。

五、身法游斗:《太极游斗步》的避杀之能

足尖点地时,气劲沿腿筋膜链流转,步幅虽小却快如鬼魅,直线奔行每秒45米,急停时鞋印入泥半寸,转身时带起的残影能迷惑对手视线。面对迎面射来的弩箭(初速30米/秒),可在箭簇及体前拧身避过,箭杆擦著气劲层飞过,带起一串火星;攀爬峭壁时,指尖气劲刺入岩石借力,速度比常人快三倍,如壁虎游墙,悄无声息。

极限破坏力与边界

此时的巔峰战力,足以让十平米木屋在“崩山劲”下整体坍塌(气劲共振撕裂房梁),以“破妄穿掌”击穿半米厚的c30混凝土墙(钢筋被震弯),群战中每秒5记“气劲指”可瞬间放倒十数人。但终究未脱“肉身筑基”的桎梏:

面对坦克均质钢装甲(100mm+),气劲最多留下浅痕,无法击穿;

被步枪子弹(初速>800m/s)直接命中,气劲防护会被撕裂,躯体洞穿;

气劲离体最远5米,超过此范围便会消散。

这便是“超凡启源”的真諦——气劲与肉身共生,既能以拳法崩山、以掌法透甲、以腿法撼地、以针法夺命,又未突破生物组织的极限,如同一柄开刃的神兵,锋芒初露,却仍需以血肉为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