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著孔颖达、顏师古还有虞世南三个老顽固,还在唾沫横飞的说著,李世民把脸一沉道:好了!不要再在朕面前提赵仙羆这三个字!”

孔颖达三人正说在兴头上,闻言一愕。

“陛下,这是为何?这个赵二郎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弃之不用,岂不可惜?”

“不错,此子精通算学,天赋异稟,又极擅书法,竟然能自创一种风骨极佳清新脱俗的字体,

还有,他的诗文造诣应该也不差,这首祝学子登科及第的诗,让人屡读不爽,太能抒发寒窗苦读一朝及第的痛快心境了。”

李世民脸色抽了抽。

这三人都是当初他任秦王时便追隨的大学士,当世大儒。

既然赶不走,他只能无奈的皱著眉头伸手:“拿来让朕看看。”

孔颖达三人当即將赵仙羆留下字跡的纸张呈上。

“陛下请看,这些答案,都是赵二郎未用算盘、算筹,甚至未经笔算,顷刻间就写出的答案,此等算学天赋,从古至今,绝无仅有!”

李世民没搭理说个不停的孔颖达。

他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赵仙羆那些別具风骨的字跡上面。

酷爱书法造诣极深的虞世南连忙凑上前道:

“陛下,如何?老臣可有一句妄言?赵二郎这手字是不是已有大家风范?”

李世民眯了眯眼,不动声色把纸捲起来,抓著,双手背在身后。

“不过是写字手法有些特殊罢了,朕有些乏了,你们先退下吧。”

虞世南大惊,一眼看穿李世民的心思,圆睁著眼睛看著李世民背在身后的手。

他想让李世民把那几家纸还回来,可又不能逾越君臣之礼,只能嘴唇囁嚅看著李世民。

孔颖达还想再为赵仙羆说几句话,让李世民好好重视这个看起来確有几分圣人之姿的赵家二郎。

李世民却已经没有耐心听,脸沉似铁,目光中蕴含无上威严道:

“再过不久,就是太上皇七十大寿,也是万国朝贡之日,你们不去好好筹备这桩举国瞩目的大事,反而把心思放在一个譁眾取眾的少年身上,岂不是要让所有番邦使臣耻笑!”

“陛下!”孔颖达大急,觉得李世民根本就是混淆视听,转移话题。

李世民闭眼转身,不想听:“不管什么事,等过了太上皇寿诞再说。”

李世民既然这样说了,孔颖达几人当即不再缠著,临走前孔颖达微微提高声音道:“陛下,那说好了,等太上皇寿诞过后,您亲自召赵二郎进宫,考教他一番。

当然,我们几个老傢伙得在场,替陛下出出题。”

李世民眼睛一瞪,什么说好了?他什么时候说过要召赵仙羆进宫,什么时候说过要考教赵仙羆?

这时,虞世南想起赵仙羆前不久抗旨的事,又咬文嚼字的说了起来:

“陛下,老臣听闻圣明之君,有容人之量,陛下即使面对老臣这些迂腐之人,尚且愿意悉心倾听建议,何况一乳臭未乾之少年乎?陛下不计前嫌,选贤任能,方能德彰四海,令万千英才来拜。”

李世民脸色阴沉听著,眉头皱紧又鬆开,最终闭眼淡淡道:

“好,朕听你的,朕听你们的,见他。”

“陛下英明。”

孔颖达三人欢喜的拜了一拜,转身走远。

孔颖达虞世南顏师古三人走远后,李世民迅速把手转到身前,快速展开纸卷。

他凝神看著纸上风骨清奇的字,眼里露出些许不可思议。

“虽然人不怎么样,不识好歹,但是这字,確实是好字…”

……

延福坊,赵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