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荔第一次坐牛车,真挺好奇的。牛车不大,能坐六七个人吧。老黄牛慢悠悠的走在路上,他爷坐在前面驾车。

屯子离公社不远,坐牛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走路四十分钟吧。要是骑自行车更快,十几分钟就到了。他们屯子穷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徐知青叫徐阳,今天穿著白衬衣,军绿色裤子,戴个眼镜,模样斯斯文文的。王小英也换上平时捨不得穿的衣服,白色小碎的衬衣和黑色裤子,她英子姐个子高,五官长得英气,打扮起来还挺漂亮。

红旗公社不大,一条笔直的大马路,马路左边就是公社办公室和粮站,右边有邮局、供销社、国营饭店,马路走到尽头就是火车站,去市里,坐火车很方便。

爷爷把牛车停到公社大院,带著他们找到工作人员,俩人拿出户口本和大队证明,登记好信息,很快就拿到一张奖状似的结婚证。为了鼓励村民结婚领证,还给了一斤票。

小荔想这惠民政策宣传的不到位呀,要是她妈,她大伯娘、二伯娘和屯子里的老娘们知道可以领票,都得拉著自家男人来占便宜。

英子捧著结婚证笑的跟朵似的,总算得偿所愿了。徐知青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知道木已成舟,便把场面活儿做得漂亮,满脸堆笑,仿佛打心里开心。

小荔看著都牙疼,这么个心机深沉的男人,以后能有啥好日子过。

哎 !不想了,个人有个人的活法。然后就哄著小老头说:“爷,咱们去供销社唄,我有钱,给你买大前门。”小老头一听孙女要孝敬他,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马屁精!”英子嘀咕著。

小荔假笑的看著后面俩人说:“英子姐,你说啥呢?是要买喜呀!”

英子捨不得拿自己那五毛钱买,瞪了小荔一眼没说话。身旁的徐知青连忙接话:“对对,到供销社买点喜,回去给大家沾沾喜气。”紧接著往前快走几步:“爷,一会我给您买酒喝,谢谢您跟著我们跑这一趟。”

小老头笑呵呵的说:“我是享福嘍,都喝上孙女婿的孝敬酒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我和英子结婚了就是一家人,以后肯定孝顺爷爷奶奶”。

小老头年轻时走南闯北的跑大车,见识的人多,一看就知道这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正事不乾的主。

供销社多有年代感的叫法,远处看是个大平房,进到里面就看到三面靠墙的货架子,然后就是木头柜檯,柜檯上面连块玻璃都没有,也不知道里面放著啥东西。別看供销社不大,东西还挺全,家常的针头线脑,柴盐酱醋,菸酒果饼乾都有。像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样的大件没有,想买得去县里、市里。

小荔像没见识的土包子,挨个柜檯看看,还问价钱。英子嫌她丟人,拽了拽她:“瞎看啥,赶紧买东西。”

柜檯后的售货员態度挺好,见她东看西瞧的也没不耐烦赶人。她了一毛五买了包大前门,五分钱一根的大麻买了三根,物价真便宜,这才知道他爸给的五毛钱真不少。

会来事的徐知青不止买了酒,抓了一大把给小荔,小荔也不客气,喜滋滋的揣兜里了,嘴上说著:“谢谢姐夫!祝你和我姐和和美美,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真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这不姐夫都叫上了。

买完东西,小荔拉著她爷非要在公社转悠一圈,能进的地方都去看了看,连火车站都没放过。一切都像黑白照片一样,哪都灰扑扑的,连人们的穿戴也是灰扑扑的,要是有相机就好了,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让后人们看看这个年代真实的状態。

在英子姐再一次不耐烦催促下,她才心满意足的坐上牛车,往家里去。

脾气暴躁的英子说:“你说你瞎逛啥,浪费时间,都来八百回了还看个没完。”“我愿意,又没喊你陪著”眼看姐俩就吵起来了。

徐知青赶紧打圆场同英子说起租房的事,英子说:“我大伯一早上就到大队部,给咱们看房子。离家近的那个老房子就挺好。”

徐知青:“听大伯的指定没错,等回去我就去大队部问问。”

“胖丫,下午你带著抹布和我一起去收拾屋子,没人住的屋子得好好收拾收拾。”英子理直气壮的让小荔去帮忙干活。

小荔想我才不帮你干活呢,叫你有事没事的呲愣我。“你让二伯娘帮你多好,乾的又好又快。我哪会干活呀,我自己屋子都是我妈给收拾。”

其实她自己屋子除了大炕,其他啥家具没有,收拾个屁呀,里面乾净的耗子都嫌弃。

英子嫌弃的说:“就没见过你这么懒的姑娘,啥活不会干,上学都上傻了。”

她这话气的小荔直磨牙,“那也比你小学没毕业的强。”

徐知青在边上听到姐俩的话:“英子,不是上完小学了吗?”

“嗯,我姐上完小学一年级。后来打死也不去学校了。”小荔还好心的给解释了一句。

英子翻了个白眼,没再搭理小荔。

这是娶了个文盲媳妇呀,徐知青都不敢深想,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总算相安无事的到家,姐俩没真打起来,徐知青鬆了一口气。其实是他多虑了,別说这姐俩,就是家里的几个妯娌也天天都呛呛几句,大家习惯了,从不放心上。

一到家,小荔就献宝似的给她奶一根大麻:“奶,这个可暄乎了,还是甜的”。她奶嘴上说著:“你个败家孩子,就乱钱,”脸上却褶子都笑开了,岁数大的人就喜欢儿孙承欢膝下。

中午徐知青又顺利的在老王家蹭了一顿饭。大伯把房子帮租好了,就是家附近那个老房子,房子主人去县里儿子家养老了,就让屯子里帮照看著,有人要住就租出去,一年十块钱。

二伯和二伯娘下午都没去上工,帮姑娘收拾房子,徐知青和英子也跟著过去。房子里面东西齐全,有炕,有柜子,擦擦灰就能住,二伯还把大门重新固定一下。

娘俩边收拾屋子边说话:“妈,我结婚你给准备啥嫁妆了?”二伯娘:“这闺女就是向外,白养你了,彩礼一分都没留全给你了,还要啥嫁妆,你把彩礼留下就给嫁妆。”

“不给拉倒,哪有你这么抠的妈。”

“你满屯子看看,谁家姑娘有嫁妆,谁家姑娘把彩礼带走,不知好赖的玩意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