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这位国王的性格还不够果断,如果换做是奥托,在发现暴乱的第一时间,就会命令军队镇压,就算是拿皇当年也是这样起家的。

不敢对自己的首都开炮的君王,不是个好君王,这是上一世在网络上看到的戏语,但有的时候,面对危机,也只能採取坚决无情的手段,这样付出的代价反而最小。

查理十世一开始的犹豫让他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稍有迟疑就让他失去了首都,敌方见状就会观望,然后人心动摇,大势已去。

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趁著这个机会上位,掌握了这个国家,因为路易·菲利普是在七月登上的王位,这个新的王朝也被称为七月王朝。

不少的欧洲贵族感嘆奥尔良家族好运的同时,暗自鬆了一口气。

毕竟拿破崙才离开了不过十几年,在座的许多人都还保留著相关的记忆,也生怕重演法国大革命的那一幕,让欧洲再次陷入大战之中。

法国大革命无疑是对欧洲君主制的一次重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拿破崙的征服,让许多原本高高在上的贵族王室跌落尘埃,作为老旧顽固的贵族们生怕这一幕重演,话语间自然免不了对民主自由的口诛笔伐。

这些思想已经落后於时代的贵族,还沉浸在以往对民眾予取予求的旧时光之中,但奥托知道,时代的洪流向前,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这个时代交匯点,各路英雄此起彼伏,书写著他们的故事,顽固的封建势力依然强大,但封建时代就如同落日的余暉,如果不能適应这个时代,那么必然会被扫进歷史的垃圾堆。

作为欧洲近代史的爱好者,奥托知道,接下来欧洲並不会平静下来,要不了几天,布鲁塞尔就会爆发起义,最终脱离荷兰,成立比利时。

等到了年底,东欧的动乱也会燃烧起来,波兰也会爆发反对沙皇统治的起义。

当然,强大的俄国和已经落寞的荷兰不同,这一次的起义最终还是被沙皇的军队镇压了下来。

其实也是因为对『平独镇露大波波』这个戏称好奇,奥托才关注到这个国家,刻意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国家的歷史。

波兰的最近一次復国是在1807年,在法国和俄国经过一系列交战之后,拿破崙皇帝最终和沙皇在提尔西特达成了妥协,一起瓜分东欧。

这个时候,在和法国作战中表现拉胯,在这个时代贡献了不少辱普笑话的普鲁士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之前普鲁士和奥地利、俄国一起三次瓜分波兰得到的领土(包括波兹南和华沙)都被迫吐了出来,成立了华沙大公国,已经被瓜分亡国的波兰终於復国了。

新成立的华沙大公国的大公由拿皇的忠实跟班,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兼任。

拿破崙这么做当然並非是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位贴心的情妇,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东欧扶植一个忠心小弟,以此来保证法国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重新復国的波兰人也没有辜负拿破崙的期望,復国之后,一直都充当著拿破崙帝国的马前卒,在拿破崙攻打俄国的时候,响应的最为积极。

不过波兰人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隨著拿破崙远征俄国的失败,刚刚独立没有多久的华沙大公国再次灭国。

而俄国人则以强硬的態度,吞下了其大半的领土,只將其中一小部分返还给了普鲁士。

沙皇在这些新的领土上成立了一个波兰王国,自己亲身担任国家元首,他的弟弟康斯坦丁大公担任总督,同时执行了极为严厉的统治政策。

等到亚歷山大沙皇去世,他的继任者尼古拉一世推行了更加严酷的政策,剥夺了波兰王国仅剩的自治权利,同时也彻底的激发了波兰人的抵抗情绪。

在尼古拉一世看不到的地方,不满和愤怒在酝酿在不断地酝酿,最终导致了数个月后波兰的起义。

波兰人即將发动的起义和现在的奥托关係不大,现阶段他也没有打算將自己的百货公司拓展到波兰地界,收回发散的想法,奥托重新將注意力转移到牌桌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