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发动机的诱惑
1950年1月15日,陈樾裹著厚厚的大衣,踩著积雪来到赵厂长办公室。他手里拿著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清单,上面还画著各种发动机的简笔画。
"老赵,帮个忙。"陈樾把冻得通红的手放在暖气片上烤著,"能不能想办法弄些发动机来?什么类型的都要。"
赵厂长接过清单,眼睛越瞪越大:"拖拉机、坦克、卡车、摩托车...好傢伙,连飞机轮船的都要?你这是要开博物馆啊?"
"不是博物馆。"陈樾神秘地笑了笑,"是咱们兵工厂的未来。"
赵厂长挠了挠日渐稀疏的头髮:"这可得费点功夫...不过你放心,我这就给部里打报告。"
接下来的三个月,陈樾几乎每天都要往厂长办公室跑一趟。每次推开门,第一句话准是:"发动机有消息了吗?"问得赵厂长一见他就想躲。
4月10日清晨,陈樾正在车间指导工人调试新枪生產线,突然听见厂区大门口传来一阵嘈杂声。他小跑著赶过去,看见十几辆军用卡车排成长龙驶入厂区,车上盖著厚厚的帆布。
"老陈!快来看!"赵厂长站在第一辆卡车旁,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兴奋。他一把掀开帆布,露出下面锈跡斑斑的钢铁巨兽——一台t-34坦克的发动机。
陈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三步並作两步爬上卡车。他抚摸著发动机外壳上斑驳的红色五角星,手指划过德文和俄文的铭牌,像是在抚摸情人的脸庞。
"v-2-34柴油机..."陈樾轻声念著铭牌上的文字,"毛熊的杰作啊。"
后面的卡车上还载著更多"宝贝":虎式坦克的迈巴赫发动机、潘兴坦克的福特发动机、道奇卡车的直列六缸、甚至还有一台被打坏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发动机。陈樾像个孩子一样在卡车之间穿梭,时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
"这批货可费了老鼻子劲了。"赵厂长擦了擦汗,"从东北老航校弄来的飞机发动机,从缴获物资仓库翻出来的坦克发动机,还有从上海码头拆下来的船用柴油机..."
4月15日,兵工厂最东头的一座废弃仓库被改造成了"发动机陈列馆"。二十多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发动机整齐地排列在特製的架子上,像是一支多国部队。陈樾给每台发动机都掛上了小牌子,註明型號、產地和技术参数。
"这哪是仓库啊,"老工人马师傅叼著菸斗感嘆,"这简直就是老陈的'媳妇窝'!"工人们哄堂大笑,但都认同这个说法——陈总工对这些铁疙瘩的痴迷程度,確实像是对待媳妇一样。
4月20日,陈樾开始了他的"发动机解剖课"。他带著技术团队,一台接一台地拆解这些钢铁心臟。车间里瀰漫著机油和金属的气味,地板上很快堆满了各种零件。
"看这个,"陈樾举起迈巴赫发动机的一个零件,"汉斯猫国人的加工精度就是高,但结构太复杂,不適合咱们现在的生產条件。"
"毛熊这个就粗暴多了,"小李指著v-2发动机说,"但皮实耐用,维修简单。"
陈樾点点头,悄悄启动了系统扫描功能。在他的视野中,每台发动机都被分解成三维模型,旁边滚动著详细的技术参数。系统特別標註了t-34发动机的几个关键改进点:铝合金铸造工艺、燃油喷射系统、冷却系统设计...
夜深人静时,陈樾独自留在仓库里。他打开系统知识库,调出在麻省理工读书时记录的发动机讲义。虚擬屏幕上,三种发动机的设计图並排显示:毛熊的v-2、汉斯的迈巴赫、鹰酱的福特。
"要是能取长补短..."陈樾喃喃自语,手指在虚擬键盘上敲击著。系统提示音响起:【优化方案生成中...】
4月25日清晨,陈樾顶著两个黑眼圈衝进设计室,把正在吃早饭的小张嚇了一跳。"快!把所有人都叫来!"他抖开一卷足有两米长的图纸,"咱们的新发动机设计好了!"
图纸上赫然画著一台v型12缸柴油发动机,但外形比毛熊原版紧凑得多。陈樾用铅笔点著各个部位讲解:"这里借鑑了汉斯猫国人的精密铸造技术,这里用了鹰酱国人的標准化设计,燃油系统我做了简化..."
"这...这能行吗?"老周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发抖。
"绝对行!"陈樾信心满满,"我算过了,比毛熊原版轻20%,体积小25%,但功率还能提升1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