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马皇后纳鞋底,朱瑞璋面色郑重的开口:“哥,我有个想法”

一看到他这副严肃的样子,老朱也知道他要说正事了,脸色也认真了几分,点头示意他说

朱瑞璋缓缓开口“现在国朝初立,正是定下基本盘的最佳时期,四哥可还记得咱们爹娘怎么死的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也是眼眶通红咬牙切齿的开口:“咱当然记得,元末苛政,要是当时朝廷不收那么多税,能够救济一下灾民,咱爹娘也不至於惨死,连和薄皮棺材都要卖地才能买得起”

“所以臣弟要说的也和这个有关,之前的田税都是按人头收取,一开始还好,家里人够吃,但隨著时间的推移,人口变多了

就比如本来咱爹那时候只有他,五亩地就交他一个人的人丁税,剩下的完全够吃了,但咱们兄弟出生后地没变还是五亩,可税收变成了五个人的,这还怎么吃得饱

长此以往,吃不饱就要卖田地,这些地都集中到了地主官绅阶级手里,百姓没有了田地,就会成为流民,当达到一个临界点,就只有揭竿而起了”

马皇后闻言就要起身离开,老朱赶紧制止:“妹子,你就在这里听著”

“你不是说,祖宗家法,后宫不得干政吗”

“那是有外人在的时候,你可是咱的贤內助,以前帮咱出了多少主意”

“是啊,嫂子,要是我们说的有遗漏得地方,还指望你给我们找补一下呢”,马皇后闻言也重新坐了下来

隨后老朱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那你的意思是想要改革税法?”

“没错,我这个税法总结下来就十个字,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老朱仔细回味了一下这句话,还是很不理解,隨后开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展开说说”

朱瑞璋也理解,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还是具有局限性,要是他不是后世人,他自己也不可能想到

於是开口解释道:“如果沿用前朝的赋税制度,丁银(人头税)和田赋就是分开徵收的,但由於人口增长和土地兼併等问题,丁银徵收存在诸多弊端

如贫苦百姓丁银负担沉重,而地主富户往往通过隱匿人口等方式逃避丁银,如果將丁银摊入田赋徵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根据土地的多少来確定赋税的数额

具体做法就是把各地丁银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田赋银中,隨著田赋徵收,一併缴纳,这样收税不仅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还会使赋税负担更加公平合理

同时也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官吏舞弊的机会,此外,不再以人头为徵税標准,还有利於人口的流动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老朱听完后眉头紧皱:“要是像你说的这么做,那百万將士的粮餉从何而来?这样国库岂不是会更加亏空?如果国库没有存银,到时候其他地方爆发天灾人祸,没有银钱賑灾,那岂不是要流民四起?”

朱瑞璋就知道会是这样说,歷史上的老朱就是盯著那边儿农业税,根本不知道商人有多赚钱,不过也正常,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在小农经济的主导下,歷史上那些王朝谁会把商人放在眼里

“哥,咱眼光不能一直盯著农民不放啊,农民种地一年才多大点收入,摊丁入亩之后咱们可以收商税,你是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