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壶茶里的人间清醒
胡同口的槐树下,光影斑驳。胡哥目送著林默那悠哉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心中那份对“梅长苏”的渴望与对朋友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作一声轻笑。
他知道,催是没用的。对林默这种人,只能等,等他自己来了兴致,等他觉得“时机到了”。
这或许就是陈赤赤口中的“求虐”,但胡哥却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等待开奖的期待,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次会从那个看似懒散的口袋里,掏出怎样惊天动地的东西。
……
后海,垂柳依依,水光瀲灩。
林默寻了个清静的老位置坐下,熟练地摆开阵势。鱼竿如臂使指,浮漂在金色的水面上轻轻一点,便安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入定的老僧。
他半眯著眼,心神放空,周遭的喧囂仿佛都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一阵风吹过,拂动了他额前的碎发,也吹开了他记忆的闸门。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个星期前,同样是在一个午后,同样是在他那个院子里。
那天,是如今圈里有名的“杨老板”第一次登门拜访。
作为当今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女星兼製片人,“杨老板”的到访並不让林默意外。通过陈赤赤和老薛这条线,他的“名声”在小圈子里传开是迟早的事。
让他略感意外的,是陪同“杨老板”一起来的另一个人——那位被无数网友奉为“神仙姐姐”的圈內奇女子。
那天,她也穿著一身素雅的白色长裙,未施粉黛的脸上带著一丝清冷的疏离感。她不像“杨老板”那样目標明確、言语直接,进院后只是安静地打量著四周,然后便寻了个角落的座位坐下,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林先生,冒昧来访。”“杨老板”的笑容標准又得体,带著商场精英的锐气,“想跟您討杯茶喝,顺便,聊聊一个好故事。”
林默当时也是这副懒洋洋的样子,给她们沏了茶,淡淡地回道:“杨老板太客气了,我就是个閒人,哪会写什么剧本。”
“杨老板”显然是有备而来,笑道:“林先生太谦虚了,能写出《鬼吹灯》这样的奇书,能让老薛一夜翻红的人,怎么会是閒人呢?我想要一部能真正反映当代都市女性困境和成长的剧本,我相信,您一定有。”
她的眼神锐利而充满诚意。
林默看了她一眼,知道寻常的推脱是打发不掉这位“拼命三娘”的。
然而,他还没开口,一旁始终沉默的“神仙姐姐”却忽然说话了。她的声音清脆又带著点冷感,问道:“林先生,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
这个问题,不像是在求剧本,更像是在探討,或者说,是在考量。
“杨老板”有些意外地看了自己好友一眼。
林默也饶有兴致地將目光投向了这位“神仙姐姐”。他知道,眼前这个女人,虽然身处名利场的核心,却始终保持著一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纯粹。她问的,是艺术。而“杨老板”要的,是商品。
“能打动人心的,就是好作品。”林默的回答很简单。
“神仙姐姐”追问道:“那什么样的心,最难打动?”
这个问题,让旁边的“杨老板”都蹙了蹙眉,觉得有些空泛。
林默却笑了,他看著她清澈的眼眸,缓缓说道:“被名利、欲望和偏见包裹住的,麻木的心,最难打动。所以,真正的好作品,往往不是去迎合市场,而是去唤醒人心。”
他话锋一转:“比如,一个习惯了掌声与鲜的大提琴手,突然失业,走投无路之下,去从事一份被世人忌讳的职业——入殮师。他该如何面对旁人的白眼,朋友的疏离,甚至爱人的不解?他又该如何在那份送別逝者的庄严仪式中,重新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林默没有说任何市场数据,也没有讲任何商业前景,他只是平淡地,讲述了一个故事的雏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