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眼睛都亮了,真心觉得人家会教孩子。

总听到前窝后窝的孩子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像这种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的,从没见过。

又想到东北到底比西北好一些,正好儿卖李胜利一个人情。

果断拿起笔把李沫报去了东北,苏梨改回了西北。

周浩在一边都呆住了,这,这就改了?

顺手还把李沫送下了乡?

这丫头什么时候这么精明厉害了!

认真盯著苏梨看了几眼,仿佛不认识似的,这还是那个原来一点就炸毛的小丫头吗?

苏梨高兴的收起自己的那张知青下乡通知单,状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姨,到西北的有多少人了?”

刘玉凤轻轻嘆了口气:“像你一样愿意去西北的人不多。”

苏梨眨巴下眼睛,眼神清澈,一脸为刘玉凤解决困难的样子。

“我爸说了,一个集体要先立好一个榜样,由他带头,別人才会向他学习,工作也会好做许多。”

刘玉凤觉得今天运气真好,小姑娘的话如醍醐灌顶,让她立刻想到了好办法。

榜样?

她看了看报纸,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苏里梨见目的达成,坐著周浩牌自行车又赶回家。

本书首发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苏梨,我以前没惹你吧?”

苏梨一副看神经病的神情看著周浩。那意思明晃晃的,你有病?

“我怕你把我卖了,我还给你数钱呢!话说你是读孙子兵法了?”

苏梨白了他一眼:“滚蛋,整天像个傻子一样傻乐呵。”

像傻子一样的周浩置气的拿起道具头套和淤青膏,瀟瀟洒洒的离开了。

中午大院门口。

一队秧歌队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来到军区大院儿门口。

听说是街道知青办给苏团长家送锦旗的,值班战士请示领导后愉快的放行。

刘玉凤带领著秧歌队一路敲锣打鼓,扭著秧歌在小战士的指引下向苏家走去。

军属大院儿一向安静。

今天的热闹场面引得许多人从家里走出来,人越聚越多,浩浩荡荡的向苏家涌去。

走在人群前头的正是李小莲的好闺蜜牛翠。

牛翠满面春风,从刘玉凤口中得知李沫报名下乡的事儿后,他高兴的心情掩都掩不住。

小丫头说的话是真的,但李沫会自愿报名下乡,打死她都不相信。

但不管怎样,她闺女终於有机会了。

苏景和三口正吃午饭,李沫得意洋洋,心情正好。

《新京晚报》刊登的文章,让她彻底在大院儿出了名。

虽然苏卫新执笔,但署名是她,她不说,谁知道?

连大院儿原先对她爱搭不理的大院儿子弟,现在都热情的和她打招呼。

过几天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到时候闪瞎你们的眼。

知青办刘主任一身干练的短袖,一边进门一边喊:

“向李沫同志学习,响应党的號召,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队伍里抬著一大红横幅,两名青年高高举著锦旗,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自愿奔赴东北荒原,甘洒热血写青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