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內,长条桌旁的气氛因新力量的注入而显得有些不同。
烟味与硝烟的余烬气息混杂,却无人表示不满。
“司令,现在咱们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是不是该干票大的了?”
李闯粗大的手指敲击著桌面,声音洪亮,他身上的作战服似乎还沾著未乾的泥点。
聂云瞥了他一眼,沉稳开口。
“部队刚刚完成整编,需要时间磨合。而且,弹药虽然补充了三倍基数,但长远来看,消耗依旧是个大问题。”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让会议室略微降温。
李闯咧嘴。
“磨合?打几场硬仗不就磨合出来了?至於弹药,司令的手段,还怕这个?”
他看向陆沉渊,眼中满是狂热的信任。
陆沉渊端坐首位,面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点。
他当然可以继续用能量兑换弹药,甚至兑换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但能量不是无限的。
每一次兑换,都是在消耗未来的潜力。
一个真正稳固的基地,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外部输入。
苏明月適时开口,她的声音清冷而条理清晰。
“我研究过基地周边的资料。北面约三十公里处,有一座战前隶属於地方武装部的小型军工厂,主要生產7.62毫米步枪弹,12.7毫米机枪弹,以及少量82毫米迫击炮弹。虽然规模不大,设备也相对老旧,但如果能將其设备完整拆卸运回,並组织倖存者中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復和生產,至少可以满足我们轻武器弹药的部分需求。”
她顿了顿,补充道。
“军工厂的位置相对偏僻,丧尸密度可能不高。最重要的是,將设备运回来,我们就能集中力量保护生產线,不必分兵驻守一个孤立的据点。”
眾人闻言,神色各异。
李闯第一个叫嚷起来。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敢情好啊!自己造子弹,想打多少打多少!司令,这活儿交给我!我带二营去把那破厂子给它搬空!”
聂云则显得更为谨慎。
“三十公里,往返至少需要一天。沿途情况不明,贸然深入,风险不小。而且,拆卸和运输重型设备,需要大量人力和载具。”
李俊也发表了看法。
“如果只是弹药生產线,对我们目前的武器系统来说,补充还是有限。我们更需要的是炮弹,特別是122毫米榴弹和坦克炮弹。”
苏明月回应道。
“那座小型军工厂的资料显示,它曾经有过一条小规模的100毫米迫击炮弹生產线,或许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设备和技术资料。至於更大口径的炮弹,確实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能减轻一部分后勤压力。”
陆沉渊听著眾人的討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看向苏明月。
“军工厂的產能,如果全力运转,每日能生產多少7.62毫米弹药?”
“按照战前標准,三班倒的情况下,日產能在五万发左右。修復后初期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但两到三万发应该是有保障的。”
苏明月迅速回答。
两到三万发,对於一支拥有三个加强营的部队而言,並不算多。
但这是一个开始,一个摆脱系统依赖的开始。
陆沉渊微微頷首。
“就这么定了。”
他的决定简洁明了。
“李闯。”
“到!”
李闯猛地站直,脸上兴奋异常。
“你率领装甲步兵二营,即刻启程,前往北面军工厂。任务一,清剿沿途所有威胁。任务二,將所有有价值的设备、图纸、原材料,全部带回来。”
陆沉渊的语气不带丝毫情绪,却透著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保证完成任务!”
李闯吼道,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堆的弹药。
陆沉渊转向聂云。
“聂云,你率装甲步兵一营,向基地西面扇形展开,肃清游荡丧尸,建立前进警戒阵地,將防线向外推进十五公里。”
“是!”
聂云应声,他明白这是为了扩大基地的缓衝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