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骑著车出门,神清气爽,果然打弟弟就是心里痛快。

“万哥。”

“万哥。”

……

靠墙扎堆的年轻人纷纷打招呼,扇啪唧的小孩也跟著喊:“万哥。”

万善点了下巴,“都忙著。”

“万哥出去啊?”

“嗯。”万善鼻子哼了一声,这一堆超过十八岁的,都跟他的拳脚亲近过,所以现在跟他关係也很亲近。

“大哥。”

后座一沉,万善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谁家猪这么轻,送收购站都要不上价,最多两毛二分一斤收。”

张大山打著哈哈,“大哥,你去哪儿?”

“今儿有事,你下去。”

张大山从四五岁就跟著万善屁股后面跑,家里五个孩子他排老三,上下不挨著,也不得父母宠,瘦得像个麻秆。

见他可怜,万善会照顾他一下,张大山顺杆儿爬认万善做大哥,亲大哥。

张大山两只脚在半空中划水,“我陪你去唄,打虎亲兄弟,万一对面人多我还能帮你挨两砖头。”

旁边叉胳膊的笑骂道:“张大山,你除了这张嘴还有什么本事?你还帮万哥挨砖头?靠嘴接啊?”

“是啊大山,你当棍太软,万哥抡你费劲,伤了还得出医药费。”

“你再捣乱,万哥要揍你了。”

“张大山飘轻儿的,万哥骑太快他就飞出去当风箏了。”

“哈哈哈……”

张大山被挤兑的恼羞成怒,“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待著去,我跟大哥干正事。”

“就你?给你个娘们都干不过,还干大事。”

“行啦,走了。”万善说了一句,在场其他人都客气和他告別。

路上张大山嘴里不服气念叨,“大哥,你知道我大山是啥样人,哪次你的事我不是尽心尽力,殫精……担惊受怕。”

“殫精竭力,文盲就別乱用成语了。”

“哦,这么个竭力啊,大哥,咱这是去、去哪儿啊?”

“去查个人,正好你在,一会儿帮我盯梢。”

张大山压著嗓子推气音,“谁呀~”

“余盈。”

“余盈不是嫂子吗?她外头有人红杏出墙啦?大哥,”

一惊一乍的张大山抓耳挠腮,“大哥,今天要打她姘头吗?我没带傢伙啊。”

“看到再说,你老实点,晃来晃去我车都骑不稳。”

——

按万善对余盈的了解,余盈一定在新华书店。细细想来,余盈看似喜爱读书,实际脑子是个漏斗,看二十本书扭头就不记得看了啥。

余盈就是个装成文学女青年的绿茶。

而恰恰万善脑子极为聪慧,几乎是过目不忘,要不是当初街道办催促下乡,也不会匆匆找了一份鞋厂的学徒工作。

这也是梁秀琴和万立文对他愧疚的原因,如果有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以万善的脑子,初中学歷去读大学也不吃力。

不然的话,万善怎么能用六年时间从学徒工升到皮鞋厂四级工,很多厂子的职工还在二、三级工资晃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